庆岭,地名来源满语,它是因ldquo
本文由作家王天祥授权发表 国道上的庆岭山谷。程英铁摄影 庆岭,是一个曾经令全国各地的食客们向往的地方。因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出自吉林省蛟河市的吉林名菜“庆岭活鱼”,可谓名满天下。 有人说,“庆岭活鱼”因有座庆岭而出名。这是因地名而闻名,纯属“地缘经济”现象。有人却说,庆岭因“庆岭活鱼”而名动天下。这是典型的“商品经济”现象。 究竟是活鱼靠庆岭出名,还是庆岭靠活鱼出名,或者是相互依赖呢? 庆岭,国道的最险路段。 凡是行车于国道上的司机,都知道吉林省蛟河市境内有座大山,名庆岭。 国道又称“G线”,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国家公路线,起点是吉林省珲春市,途经图们、延吉、安图、敦化、蛟河、吉林、长春、农安、松原、大安、白城,终点是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市,全程千米。 卫星地图显示的下边黄色曲线,即通过庆岭大山的国道 汽车自延吉方向沿国道向西驶出,一路翻山越岭地在长白山脉中蜿蜒穿行,过蛟河市向西行40多公里山谷间的平坦路段后,可在闻名遐迩的“庆岭活鱼街”品尝“庆岭活鱼”。 站在庆岭活鱼街西望,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如接天的城垣横亘在眼前,不知西行道路从哪里通过,这就是庆岭。有经验的司机说,出街口忽然北折,可在柳树沟村进入庆岭东边的S型盘山弯道。兄弟,这顿“庆岭活鱼”不算白吃。因为一会儿你就得打起精神,憋足劲儿,一口气加大油门攀爬眼前的庆岭大山。 即将攀爬庆岭大山。程英铁摄影 跑过这段路的老司机都要谆谆告诫第一次走这条路的司机:兄弟,前边可是不能松劲儿的险路,一个不留神,你不但无法和山上溜下来的车安全会车,而且可能在山腰的陡峭处换不成档而熄火、后退、溜车。一个处置不好,就会后退着撞上路右的峭壁,或者翻下路左的悬崖。于是,初行此路的司机师傅会个个望着西边的庆岭,早早地加上了十二分的小心。 庆岭山海拔不过七八百米,不算陡峭险峻,但很巍峨,陡坡漫长,无论从东西方向驶来,都需要攀爬蟠屈在东西方向的山腰的S型山路。但最伤脑筋的是从吉林方向东行的司机。自庆岭镇新开河村驶出,一路沿着山间公路曲曲折折地向东过了哑巴岭,就攀上了庆岭西部S型盘山道。 卫星地图显示的国道庆岭段,右下侧黄线锐角,就是东行的庆岭急拐弯。 好不容易一个急转弯攀上庆岭峰巅后,真是柳暗花明。一条千米左右的下坡路,笔直而平坦,前望,可看得见山口之外远处的青山白云。任何不熟悉这条路的司机都认为前途无虞而放下心来。未料,那前方的蓝天白云处,正是山口下的悬崖! 车到崖前,是一个小于45度的急拐弯,然后是与来路相隔几十米的下坡陡坡路!许多初次走庆岭的司机一时大意,认为攀上庆岭山巅就松了一口气,谁知要出山时,竟然是一个隐藏在密林中的根本看不见的胳膊肘式的急拐弯。重载车有的拐弯不及,直接撞上了防护墙,有的未提前减速,拐弯太急,惯性让载重车直接翻倒在拐弯处。所以,这里每年都要发生若干起事故。于是,过往司机牢牢记住了“庆岭”! 是庆岭,还是磬岭?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采写报告文学《庆岭活鱼》时,有人曾严肃地指出:你个作家也跟着别人写“庆岭”?这写法是错误的。它的原名是“磬岭”。那磬就是钟磬的磬,磬就是寺庙中和尚念经时敲打的那个“磬”。岭就是山岭的岭。 讲故事的山里人。程英铁摄影 那人看我怀疑,继续解释说,原先,这庆岭之上曾经有过一座庙宇,庙中有过一个很大、很重的生铁铸成的大磬。他用张开的双臂做了个扩胸环抱的姿势,继续说,每当和尚重锤敲击,那生铁大磬就会声响大起,铿锵嗡然,浑厚悠远,声传十里呢。每当那磬声响起时,这附近村屯的老百姓就知道该吃早饭和晚饭了。 深山古刹。董晓轩摄影 庙里的和尚做早课、晚课诵经时,都要晨钟暮鼓地敲一阵那大铁磬,因此,这座庙叫什么名字,附近的乡邻反倒忘记了,偏偏记住了那口大铁磬,因而远远近近都叫它“铁磬寺”,附近的老百姓就叫它“铁磬庙”。这座山本来无名,因为有了这座“铁磬庙”,大伙儿就习惯地叫它“铁磬岭”了。 那人如此一说,我的头脑中立刻浮现出一副和尚敲磬和炊烟袅袅的山村农民闻磬而动的美丽画图。 庆岭出名,还靠一伙绿林好汉。 另一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年近八十的老汉,曾拄着山丁子木拐杖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指着远处的庆岭大山对我说,听老人说,民国年间曾有一伙不知哪里来的“绿林好汉”(东北人称胡子,即土匪)落草在庆岭庙里,绺子名就叫“庆岭营”,这里正好控制着北边的“庆岭盘道”和南边的罗圈沟松花江码头。东西两边又远离蛟河县和吉林市。无论往北往南,都可退进老爷岭的深山密林。 松花湖罗圈沟北侧是庆岭大山。程英铁摄影 “庆岭营”在这里此打家劫舍,却从不骚扰穷苦百姓。有时候还会出手赶跑外地来抢劫的土匪绺子。寒冬腊月,他们还会救济那些过不了年的穷苦人家,因而附近的老百姓都叫他们“庆岭好汉”。那时候的庆岭就是因为“庆岭营”而出名。但是听说日本鬼子侵占吉林市后,庆岭好汉们就把“庆岭营”挪进了老爷岭,后来又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专门打鬼子。庆岭山下的百姓进老爷岭挖参、打猎时还见过“庆岭好汉”们的窝棚,也见过他们佩戴着抗联标志到村里来买粮买盐。 巍峨的老爷岭山系。程英铁摄影 因为磬字难写,人们才把磬岭写成庆岭。 第三位能说出庆岭来历的是松花湖中的一位老渔民,他曾在庆岭山下的四道沟住过,后来搬到湖边当了打鱼的渔民。他说解放后,村里组织“识字班”学文化时,村民嫌这“铁磬岭”的前两个字的繁体字“鐵磬”太难写,就省掉了“鐵”字,把“磬”用简化字“庆”字代替,于是就有了“庆岭”。 松花湖中捕鱼人。程英铁摄影 我问,那个铁磬呢,如今可在?那人遗憾地说,铁磬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让村民砸碎送到小高炉中炼了钢,和尚也跑了,后来庙就倒了,现在连残垣断壁都没了。 董晓轩摄影 我质疑说,庆字的繁体字是“慶”,也是笔划繁多,难写得很,和繁体“鐵”字不相上下。再说,“慶”字简化为“庆”时,“鐵”字也已经简化为“铁”了吧?那是一起被列入简化字表的。那老渔民摇头不知,最后坚持说,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 程英铁摄影 我很遗憾,但却觉得这几个人说的都是很好的庆岭故事,可以写进我的报告文学。但还是在报告文学《庆岭活鱼》中,坚持把“磬岭”写作“庆岭”。因为无论地图还是国道的标注上,都写着“庆岭”! 松花湖中捕鱼人。程英铁摄影 庆岭,原来是满语地名。 蛟河市地域是满族的祖居之地,庆岭是地理学上的西老爷岭山脉中的重要山岭之一。清代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时,康熙皇帝近臣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称,老爷岭山林为“纳穆窝集”(满语,大海一样浩瀚的森林)。 讲故事的老人。程英铁摄影 有位满族老人告诉我,“庆岭”其实是满语口语语音“庆阿令”的音转,其意是“很多山岭中的正岭”。这座庆岭的北部山脚,有一道大山沟,过去曾经有一条古老的爬犁道——“庆岭盘道”,就是满族人和后来闯关东的汉族人冬季赶着雪地爬犁通过的道路。 庆岭山下的农村雪景。程英铁摄影 不过那条爬犁道也很险,总是在沟左沟右的山坡上蟠来蟠去,不是斜坡子,就是刮脸子(斜坡)。重载的车和爬犁很容易出事故。那时候的往来行人,谁不因为这条“庆岭盘道”而知道庆岭! 满族猎人。程英铁摄影 庆岭又叫“拔套岭”。 据那位满族老人说,很早以前,附近几个村的人齐心合力地开拓了几年,最终让这条路能走木轱辘牛车和马车了。不过,要顺利翻过这条路上的几个陡坡小山岭,就必须得牵来别的牲口“拔套”,也叫“拉帮套”过岭。 赶马爬犁的山里人。程英铁摄影 拉帮套过岭,就是运载重物的爬犁和车,走这条山路时要相互邀约,三五成帮地一起走。每当来到陡坡前,就必须卸下后边的牲口,把套绳挂在要过山的爬犁或者车上,用多一倍的牛或者马,把一辆辆车或者爬犁拖过去。然后再拖后边的车和爬犁。因而,这座庆岭山也叫“拔套岭”。 赶马爬犁的山里人。程英铁摄影 后来,国家开通的国道,没有从原先的“庆岭盘道”老道框子走,而是开山劈岭地从半山腰蟠过来。通车时,附近的乡亲们都聚集在庆岭国道上看汽车来来往往呢!原先到吉林和蛟河市的路需要走一天,现在坐汽车不到俩小时就到了! 庆岭山下的农家。程英铁油画 天南乡因为这座庆岭,改名为庆岭镇。 庆岭所在的乡,原先叫做蛟河市天南乡。乡名因老爷岭山系中的天桥岗而得。天桥岗之南,谓之天南乡。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庆岭活鱼一条街”和“庆岭风景区南湖瀑布”的开发,天南乡遂改名为庆岭镇。 庆岭山下的农村。程英铁摄影 看到这里,你该知道庆岭究竟应该是“庆岭”还是“磬岭”的来龙去脉了吧! 雪地爬犁。程英铁摄影 满族文化网 满族文化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s/13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复函支持吉
- 下一篇文章: 市民建言珲春急需一座滑雪场填补冬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