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语言与工作、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信息化时代,基本上是一个靠说话就能工作的时代;全球化时代,外语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那么,语言能力,以及生产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服务的能力,就是基本劳动力。

语言和经济究竟有哪些关系?是怎样发生关系的?为什么会发生关系?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语言能力是劳动力的构成要素。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语言能力在劳动力中的地位还不太突出;到了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语言能力在劳动力构成中的地位,应该是越来越重要了。

第二,经济活动需要通过语言来组织。没有语言,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进行。可以说,语言是经济活动的凭借。

第三,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随着许多语言产业的建立,语言和语言的衍生品越来越可能成为商品。现在,语言商品不仅品类渐多,而且在国民生产、国民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四,语言规划的实施,需要经济支持,也应该能够支持经济。对于语言规划,需要进行经济学的评价。

一、语言与劳动力

劳动离不开语言。语言,细而析之,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劳动时,要通过内部语言来思考,这牵涉到人的智力;劳动时需要交流,有一些劳动甚至是主要凭借语言进行的。不同的劳动岗位,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每个劳动岗位,都应有对语言能力的具体要求。现在,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测试是水平测试,只能说明你有什么样的普通话水平。下一步,应该从水平测试转向对不同劳动岗位的语言能力测试,逐渐做到每个劳动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语言能力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语言与工作、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信息化时代,基本上是一个靠说话就能工作的时代;全球化时代,外语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那么,语言能力,以及生产语言产品、提供语言服务的能力,就是基本劳动力。

今天,必须研究“语言职业”这一概念。语言职业,包括语言科学家、语言技术专家、语言艺术家、语言教师、翻译、播音员、解说员、话务员、节目主持人、话剧演员、相声和小品演员、辞书编纂者、书法家、语言病理治疗师、心理咨询专家、谈判专家、调解员、电脑字体设计师、校对员、文字速录师、广告文案作者、产品代言人、导游、典庆仪礼主持人、网络主持人、客户服务人员等。

特别是礼仪主持人,市场很大,地位越来越重要。礼仪主持又包括政务礼仪主持、涉外礼仪主持、学术礼仪主持、报幕员,还有商务仪礼、社交礼仪、婚庆礼仪以及丧葬礼仪等。目前,礼仪主持已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增补本)》,成为国家认可的一个正式职业。

还有网络客服,队伍很大,主要从事基于互联网的客户服务工作,通过阿里旺旺、QQ、电子邮件等聊天通讯工具,在线上与买家实时交流或传送资料,企业网页如果没有客服,基本就是一个广告。客服有售前客服、售中服务、售后服务、销售客服、技术客服、中评与差评客服等,其职责是引导客户购物、解答客户问题、疏解客户不满情绪、提供技术支持等。

很显然,新兴起的电商基本上都是语言服务的电商,主要是一种语言职业,买家看不到商品,买或不买,除了商品本身,主要靠的是客服服务,语言服务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就是语言的力量。

此外还有中文“字幕组”。目前,在网络空间中有余个中文“字幕组”,他们无偿为外国影视剧配加字幕,以便网民可以欣赏这些新片。当然,字幕组除了翻译、植字、校对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复杂的工作。但总体上,还属于基本语言服务范畴。

大陆和台湾,都有这样的“字幕组”。网络上,简体字和繁体字谁占优势,主要是看大陆和台湾的“字幕组”,谁更勤奋,谁做的工作更多。目前来看,简体字占了绝对优势。

二、语言与经济活动

以前人才招聘,主要看应聘者的动手能力,看他会不会做;现在,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考试,看他会不会说。童山东教授的研究发现,目前在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要求中,语言能力列于首位,这里所谓的语言能力要求,包括中文、外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劳动离不开生产工艺,现代生产工艺表现为一系列的书面语言,是“语言产品”。现在的产品水平与产品标准的制定,关系极为密切。工业标准制定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重要的语言活动,基本上就是“抠字眼”的事情。我国有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在内的五种标准,其中语言产品的标准在逐渐增多,其中包括语言服务标准、术语规范标准、出版物差错率标准等。

贸易活动基本上属于语言活动,它主要包括广告、谈判、条约签订、交易和售后服务等。按道理讲,贸易的语言成本应该是由卖家承担的,贸易中的语言活动是商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品的价格中已经含有卖家需提供的各种服务,其中包括语言服务。但有研究发现,中国和中亚的边疆贸易、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不管是买还是卖,语言成本都是由中国人支付的,这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如果我们出钱去买东西,那么,对方就应该学习我们的语言,而不是全都由中国人来承担翻译成本。

应当认识到,在经济活动中,语言也是一种资本,既是生产成本,也是贸易成本。

三、语言与商品

何谓“语言产品”?语言产品的最广定义,应当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获得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术、获得语言艺术的创造活动,应该是语言产品。

第二,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术、运用语言艺术的应用活动,应该是语言产品。

第三,以上两种活动所形成的产品。也就是说,语言产品包括“两类活动,一种产品”。

语言产品一旦进入贸易领域,产品就转化为商品。语言商品最大的特点是,纯语言商品少,复合型的语言商品多;也就是说,语言商品总是和另外的一些东西复合在一起,来发挥商品的作用。中药,多数都是复方的中成药;语言和中药类似,也是复方商品多,纯粹以语言作为商品的少。

有语言商品,就有生产语言商品的语言产业。凡是对语言商品进行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展示的产业,都应该是语言产业。语言产业的业态可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语言商品的性质,二是语言商品产销的链条。语言产业的众业态中,最重要的、具有支撑作用的是语言教育、语言翻译和语言信息化这三大业态。

语言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多是不需付费的。校外教育,如新东方等专门教育机构,是语言教育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语言服务业,就是语言翻译。在语言产业中,语言翻译是最自觉、最冷静、发展最好的是语言产业,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年年举办大会;政府支持、学界参与、产业推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运作模式。我国翻译市场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亿元人民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语言信息化产业,是最重要的语言产业,实际上很多搜索公司,提供数据、信息的企业,语言信息处理企业等,都应该属于语言产业。语言信息化产业应该是当前高新科技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是语言智能的强力推动者,甚至是语言智能的生产商。

有语言产业,就有语言职业。狭义的语言职业,是指提供语言产品或者语言商品的职业。广义的语言职业,是指与语言产品相关的所有职业。

提供语言产品的主体有两类: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其差别,就在于提供的是一般产品还是商品。我国目前很多语言产品都是通过语言事业单位提供的,特别是教育单位,是最大的语言产品提供单位。此外还有很多文化事业单位,它们提供相声、评书、书法艺术等语言产品。

有商品就有红利。语言红利有两类:经济红利和社会红利。过去重视社会红利比较多,对语言的经济红利研究得比较少。现在更应该







































白癜风治疗目标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ly/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