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是中国面向东北亚的新门户
点击「图们江报社」可快速
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期间,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高玉龙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回答了珲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等相关问题。 记者:珲春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高玉龙:珲春市位于图们江下游,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地带,是中国吉林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东北振兴的新亮点、中国“一带一路”向北向东的新起点、中国面向东北亚的新门户、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在东北亚区域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珲春是东北亚地区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珲春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之一。这里中、俄、朝三国陆路相连,中、俄、朝、韩、日五国水路相通。拥有4个国家级铁路和公路口岸,其中,圈河口岸直通朝鲜罗先市,沙坨子口岸直通朝鲜咸镜北道庆源郡,珲春口岸和铁路口岸直通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以珲春为中心半径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俄、朝10余个优良港口。中俄珲马铁路实现常态化多品种双向运输。经朝鲜罗津港的内贸外运航线、经俄扎鲁比诺港至韩国釜山的航线开通运营。新中朝圈河大桥年内竣工通车。对俄对朝邮路稳定运营。距珲春市约90余公里的延吉空港开辟了近20条国际国内航线,珲春通用机场有望“十三五”开工。长珲城际铁路即将正式运营。 珲春是东北亚地区优势凸显的投资洼地。珲春是中国实施沿边开放的重要战略地和试验田,同时享受东北振兴、边疆少数民族和西部开发三大政策,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等众多国字号政策。9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将珲春定位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城市,并赋予“先行先试”权利。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获批,使珲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中国”冠名的“示范区”,珲春承担着我国沿边开发开放和国际合作开发的双重历史使命。国家、省、州30多个部门出台近项支持意见,为珲春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目前,珲春政策优惠程度在中国县级市中堪称首屈一指。 记者:第十届东北亚博览会的召开给珲春市带来了哪些机遇? 高玉龙: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可谓是盛况空前、亮点纷呈,东北亚各国以及其他国家政府均积极参与本次盛会,足以说明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成为全世界高度 一是为提升珲春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重要平台。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是世界上唯一由中、韩、俄、蒙、朝、日东北亚六国共同参与并面向全球开放的国家级国际性展会,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充分借助这一国际舞台全方位展示珲春,必将对世界各国及社会各界认识珲春、了解珲春、 二是为促进珲春参与东北亚经贸合作提供重要途径。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越发活跃,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得到了俄、韩、蒙等国的积极响应。东北亚博览会是世界上唯一的东北亚各国高层直接对话交流平台,本届博览会的举办,必将进一步凸显珲春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为推动珲春与东北亚各国开展更加开放务实的经贸合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遇,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延伸至东北亚、实现东北亚区域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三是为推动珲春与东北亚各国人文交流提供重要渠道。当前,东北亚区域合作正迎来崭新阶段,各国政府和人民谋求合作发展的意愿越发强烈。珲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亲、诚、惠、容”外交理念,始终保持着与东北亚各国在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本届博览会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深化各国人文交流、增进友谊、凝聚共识,从而形成共担责任、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近年来,珲春市发展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高玉龙: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珲春市充分发挥区位、生态、资源、政策、人文“五大独特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按照“全力争当图们江区域改革试验田、开放桥头堡、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东北亚著名休闲旅游城市、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范城市、图们江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努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统筹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绿色发展、特色城镇化和改善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上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思路,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机遇、凝聚了共识、鼓舞了斗志、增强了信心。各级班子思想统一、和谐融洽、行动协调,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全心全力投入到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任务之中。机关干部作风转变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安居乐业,各族群众高度团结、和谐共荣,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得全市上下“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二是发展环境高度优化。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怀珲春发展,吉林省委巴音朝鲁书记强调,“要重点支持珲春示范区发展壮大,集全省力量支持珲春,让其有职有权有形象,真正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从19个方面支持珲春发展,并下放了项管理权限,为珲春示范区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我们积极参加中俄博览会、国际渔业大会、东博会、图洽会等大型会展,举办物流、旅游论坛、中俄边境市长会议和俄侨会等国际性会议,珲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考察洽谈合作,韩国浦项、现代、俄罗斯苏玛、中工信、中国浩远、雅戈尔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以珲春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率先实施15年免费教育和7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政策,高薪聘请医疗、教育、文艺等专业人才,使改革红利惠及全民,更使示范区成为人才聚集高地和创业发展宝地。 三是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珲春市逆势上扬、一枝独秀,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62亿元,同比增长8.4%。1-8月,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3%;招商引资到位亿元,同比增长21%;全口径财政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级财政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22%;外贸进出口总额7.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口岸过货82万吨,同比增长33%。我市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乃至东北沿边开放城市中居于前列。 记者:今后一段时期,珲春市将如何加快发展? 高玉龙:今后一段时期,珲春市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吉林省“五大发展”和延边州“五个延边”建设部署,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努力开创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新篇章。 一是抓深化改革。全力承接好省级权限下放工作。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示范区建设始终,敢于打破常规,先行先试,确保国、省、州决策部署在珲春不变形、不走样。 二是抓绿色转型发展。围绕建设源矿产加工集散、木制品加工集散、海产品加工集散、纺织服装加工、商贸物流“五大基地”和“十大园区”,全力打造有色金属、新型建材、医药食品、旅游休闲等“八大百亿级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抓互联互通。坚持从公路、铁路、港口、桥梁、口岸、航线、站场等方面全线发力,全力推动与东北亚各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抓国际合作。坚持打好对俄、对朝合作两张牌,推动珲春示范区与俄罗斯哈桑区、朝鲜罗先经贸区合作共建、互动共融。举办一年一度、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大图们江国际合作论坛”。 五是抓平台建设。按照“一轴六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统筹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真正使改革红利惠及全市人民群众。 《图们江报》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ly/8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珲春10月21日停水通知丨10月22日
- 下一篇文章: 延边旅游珲春继续向东打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