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们江报社」可快速   受台风“狮子山”影响,8月29日12时至31日14时,珲春市连续普降暴雨,局部出现大暴雨。面对严峻汛情,珲春市委坚决贯彻省州委重要指示批示,迅速行动起来,于8月29日18时启动防汛II级应急响应、23时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抵御“狮子山”侵袭,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争做合格共产党员,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打赢防台抗洪战役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上率下靠前指挥

  让灾区群众找到防台抗洪“主心骨”

  汛情就是命令。珲春市委靠前指挥,建立“一线指挥部”,市委书记担任“一线总指挥”。市委常委分别包保9个乡镇和近海街道,第一时间率领市直部门党员干部深入抢险救灾一线指挥作战,并带队组建“党员抢险突击队”,带头奋战在抗洪抢险最急难险重的岗位,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高玉龙,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朴成哲,在转移受灾群众期间,及时发现并经过6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营救2名在水中浸泡了2个多小时的外省人员;经过持续20个小时的努力,调用军用直升机成功解救了3名被围困在“孤岛”上的村民。

  珲春市政府市长张吉锋,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吴贤哲,市政府副市长孙世福带领公安局、边防大队、消防大队等相关单位救援人员,采取抛射救援绳“摆渡”的办法,经过3个小时的连续作战,顺利营救5名被困人员。据统计,市委常委带队的各路“突击队”,成功解救被困群众余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高扬党旗攻坚克难

  基层党组织成为抢险救灾的坚强堡垒

  全市各级党组织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沉着冷静应对,全力迎战洪魔。

  各乡镇党委提早调度村屯、学校、医院、客运、军警等各方力量预防台风,党政正职带领班子成员、包村领导、机关干部提前深入村屯和险工险段,指导防汛作业、指挥疏散村民,配合市防汛办全面排查险工险段、中小水库、尾矿库、塘坝、中小河流等现场,安排专人昼夜巡查、死看死守,保持信息畅通,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切实加强对防台风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家子满族乡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个村,科学调度,靠前组织、指挥抗洪救灾,与包村干部、包村单位协同村干部做好群众转移工作。特别是板石镇、马川子乡等党委,刚刚开完党员代表大会,选出的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就连夜召开防汛会议,部署工作,投身战斗,在防汛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超强的战斗力、凝聚力,体现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成果。各村党支部不等不靠、主动应对,积极储备铁锹、沙袋等防汛物资,以党员和村干部包保的形式带领村民有序就餐、活动,防止村民擅自回村发生危险。防汛期间,村干部定时巡查险工险段,每小时向镇防汛办报告一次水情,做到了“小汛不进村,大汛不伤人”。杨泡满族乡党委把受灾村民全部安置到安全村村民家中,同吃同住,相处和谐融洽,成就了“仁义结邻里、大爱是一家”的佳话。全市共转移安置9个乡镇1个街道63个村人。

  各街道党工委组织社区积极储备编织袋、手电筒等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利用   携手抗洪并肩战斗

  包保单位成为灾区抢险抗洪的亲密战友

  各包保单位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协助村党支部加强汛前、汛中、汛后预警管理。

  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包保村驻守,连续奋战五天四夜,协助乡镇组织开展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市防汛指挥部于8月27日召开防台风工作紧急会议,全面部署防台防汛工作,备足抢险物资设备,组织好抢险队伍,加强应急值守,严密观测汛情,科学调度水库运行,研判洪峰科学泄洪。市住建局组织2台铲车、5台翻斗车提前在马滴达珲春河边筑起坚固的堤坝,在珲春河上游洪峰即将漫过堤防的危机关头,该局党委班子带领党员干部协助哈达门乡政府转移马滴达村南侧名居民,保障了村民的人身安全。市交通局提前准备钩机10台、铲车12台、自卸车20辆、推土机3台、拖车2台、客车20辆、编织袋0条以及大量铁丝铁锹等救援设备、物资,全天巡查主要路段,并派干部进驻存在安全隐患的中朝圈河大桥、珲春大桥、骆驼河子路、国道珲乌线(G)新华至板石段(南环)等地现场值守,保障交通安全。市委党校购置0条编织袋送达三家子满族乡防汛物资储备库,先后三次进村“回头巡查”,协助官兵、乡村抢险队成功堵住渗漏和管涌。市教育局布置学校作为转移安置点,组织教职员工为群众提供一日三餐,清扫、消毒室内卫生等服务。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救灾防疫和医疗救助骨干奔赴一线,为救灾工作提供医疗救护、卫生安全保障,出动急救车辆辆次,主动承接因病不能自理的转移人员;组织18支医疗救援队进驻安置点开展巡回医疗、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提供免费诊疗人次;选派3支医疗专家骨干队伍,加强受灾乡镇村屯传染性和突发性疾病的监测预警和疫情预防。珲春口岸联检党委及时发送预警提示信息,执行全天候备勤制度,采取随到随检、加开绿色通道等方式,快速为旅客办理相关边检手续;停止赴朝旅游,联系协调在朝游客34人安全回国;协调俄罗斯客运运输公司,为5个需提前回国的旅游团提供车辆运输服务。

  多年来,珲春市坚持开展“局企连村”四位一体“同心筑堡垒”活动,做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发展联姻、边防联守、责任联担。在防台抗洪期间,珲春边防大队、边防检查站、驻军部队等更是把珲春当成自己的家,调派官兵舍生忘死、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吃住在一线,始终战斗在防汛最前沿。军警官兵成功实施“三家子满族乡西崴子村3人被困、春化镇3人被困‘孤岛’、2名外省人员被困”等多处救援行动。在做好抢险救灾的同时,还派出军警力量协助维护治安,保障安置点秩序。吉林市某集团军工兵团名官兵接到命令后急赴珲春。当晚抵达珲春后,仅用时10分钟吃饭,就立即赶赴敬信镇参与抗洪救灾,军民同心抵御洪魔,在图们江上谱写了一曲鱼水情深的壮歌。

  亮明身份当好先锋

  在抢险救灾战斗中彰显党员先进性本色

  广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以高度负责、毫不懈怠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中,战斗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沿,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把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全力做好防汛巡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组织救援、排除险情等各项工作,确保民心安定、大局稳定。

  敬信镇党员组成巡逻队,对全镇在建工程、危旧房屋、桥梁涵洞、道路交通、低洼地带及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地段进行地毯式排查、巡查。英安镇机关党员、干部彻夜在市第四中学安置点守候转移的群众,安抚群众情绪,调度分配市机关单位、企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各类救灾物资。密江乡机关党员干部与市委政法委、发改局、经合局等防汛包保单位工作人员,帮助受灾村民清理道路淤泥,打扫庭院卫生,转运垃圾。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队前往密江乡密江村开展灾后救援工作。近海街道党员干部打着手电筒,挨家逐户敲门叫醒图鲁村7组、8组村民转移。

  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职机关党员干部、社会党员和爱心人士,组建了一批“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主动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去。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坚持工作在疏导群众、保障供给、志愿服务等救灾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关怀传递到每名受灾群众的心里。宇别尔运输集团党支部无偿出动大巴车44辆,电动车30辆,趟车次,为受灾群众搭建起一条“生命运输线”,成功转移村民0余人。龙江商会党总支组织党员连续多天到各安置点送早餐、送物资、送爱心,搭建受灾群众“生活补给线”。网络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组织余名志愿者全力协助工作人员开展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搭建受灾群众“生活服务线”。

  转移期间,春化镇下草帽村党支部书记周茂伟在安排村民转移时要求,“老百姓不撤完,党员谁也不准上车”。下草帽如此,其他各村亦如此,各村最后上车的全是村干部和共产党员,待村民转移后,村干部和共产党员还要依次巡查各家各户,确保无人员遗漏。春化镇桦树村党支部书记周兆福在布置防汛任务时说,“共产党员这时候不上啥时候上?”……在各村组建的抗洪抢险队中,党员是主要力量,遇到险情冲在最前面,身体力行践行党的宗旨,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树立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打赢抗击台风“狮子山”攻坚战,是全市人民战胜百年一遇洪灾的第一步。当前,全市抗洪救灾工作正转入灾后重建及生产恢复阶段,珲春市委将继续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早日恢复生产,建设美好家园。

敬信牧场“飞”来的感谢信

李海燕

  近日,珲春市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收到一封感谢信。信的内容虽短,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敬信放牧草场韩凤明老人对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场长李立斌的浓浓谢意。

  9月1日凌晨,随着10号台风“狮子山”的突袭,图们江水位暴涨,险情严峻。韩凤明老人的牧场就位于圈河到防川之间的图们江畔,眼看无情的洪水就要吞噬自己居住的房屋,韩凤明万分焦急。当日清晨4点,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场长李立斌在沿线巡查险情时,遇到了心急如焚准备寻求救援的韩凤明老人。经过简单询问,李立斌二话不说,立即帮助老人一家抢救危房中的物资,同时打电话叫来林场职工一起来帮忙。职工们来到后,还为老人带来了饮用水、面包、挂面等生活必需品。

  在李立斌等人的帮助下,韩凤明一家及家里的物资全部得到安全转移。随后,李立斌还为老人讲解了常用的避险常识,并留下自己联系方式,叮嘱老人如有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安置好韩凤明一家,李立斌和同事们又紧急赶赴险工险段开始了巡查。望着李立斌离去的身影,韩凤明老人百感交集、泣不成声……

  韩凤明老人在信中写道:“我虽已年近花甲,但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洪水的威胁。大灾面前,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危难时刻向我们一家伸出了援手,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家才得以平安,才没有蒙受更大的损失。有了像李立斌一样心系百姓、冲锋在前的好干部、好党员,台风再大、洪水再大,我们百姓都不怕。我相信,有党委、政府的关心,有党员干部的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任何灾情险情都会平安度过。”

珲春市市场局

号召餐企制作爱心餐

  本报讯(记者张振楠)9月5日,珲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号召餐饮服务企业为受灾群众提供就餐帮助。全市各餐饮企业积极响应,截至记者发稿时,各餐饮企业已为马川子乡筹集份盒饭,为杨泡满族乡筹集份紫菜卷,为哈达门乡筹集份盒饭。

  据统计,目前,全市各餐饮服务企业已为受灾群众提供余份爱心餐食、70余箱饮用水。

身心倍儿温暖安心不想家

——珲春市受灾群众安置点探营

本报记者王锐冯雪

  9月4日至9月5日,珲春市再次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局部地区甚至达到大暴雨量级,迫使珲春河沿岸村屯的村民不得不再次转移。为给灾民提供更好的安置条件,一幕幕温暖的画面再次上演……

  “我是外地到珲春来做生意的,最近一直都在杨泡满族乡。这次是跟着乡里的村民一起转移过来的。通过这两次的灾民转移,我看到了珲春市委、市政府对群众的重视和爱护,心里既感激又感动。”常住珲春的外乡人张小刚充满敬意地说。

  9月5日15点30分,记者来到杨泡满族乡救灾安置点——珲春市新东方健身运动中心,看到该中心门口停放着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车,现场工作人员正将这些救灾物资搬进室内。同时,还有一辆急救车停在门口西侧。

  该乡负责人表示,全乡对杨木林子、泡子沿、红旗河等3个村进行了转移,截至21点05分,安置点内共有村民余人。市民政部门、爱心商会等还为转移村民提供了充足的饮食、被褥等物资。

  在哈达门乡的救灾安置点——珲春市第六中学体育馆,该乡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转移行动,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仅用2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转移。六中安置点内安置了平安、一松亭、新华、中心4个村的村民,截至21点03分,安置点内共安置村民余人,各类物资充足,可保证转移村民的饮食起居。

  在珲春市第四中学安置点,英安镇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一次转移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了大量物资还没用完,这次仍有许多爱心组织和人士不断送来各种救援物资。镇政府也为转移村民准备了充足的食品,晚间还会为村民播放电影,以缓解他们的情绪。截至记者发稿时,第四中学共安置转移群众余人。

  来到珲春市第五中学,来自马川子乡的村民被安置在这里。学校还将部分学生宿舍腾让给身体孱弱的老人,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照顾。医院的医护人员主动来到安置点,免费为转移群众提供医疗支援。“我心脏不好,刚刚大夫过来给量了血压还给了药,感觉好多了。”马川子乡五一村村民李淑英感激地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的大巴车就停在楼下,随时准备接送医院。

  为保证转移村民的饮食,珲春市多家餐饮企业相继为此处的转移村民送来爱心盒饭。马川子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乡政府已经为村民准备了月饼、面包等食物,加之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盒饭,转移村民的三餐基本解决了。截至记者发稿时,第五中学安置点共安置转移群众近人。

份“爱心馅儿”饺子

本报记者相文婷

  连日来,百年不遇的洪灾牵动着每个珲春人的心。为让转移到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吃得饱、吃得好,珲春市斯玛特幼儿园全员出动,用实际行动温暖受灾群众的心。

  9月1日一大早,担心身在一线抗洪的儿子,更担心安置点受灾群众,几乎一夜未眠的珲春市斯玛特幼儿园园长卢敏,召集全园28名教职工来到学校,共同商量帮助受灾群众的办法。最后,大家共同决定:为受灾群众包饺子,让他们在安置点也能尝到“家”的味道。

  决定一通过,大家立即做好分工,着手行动起来。经过采购、洗菜、切菜、和馅、和面等环节,包饺子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随后,卢敏与市民政部门沟通,确定到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较多的珲春市第六小学安置点,为受灾群众包饺子。

  为让受灾群众吃上新鲜、卫生的饺子,卢敏和28名教职工带着准备好的满满五大桶肉馅和斤面团来到六小安置点。饺子包制过程中,每一位教职工都戴上口罩,和六小近30名女教师一起包起了饺子。

  “我们从没给这么多人包过饺子,掌握不好食材的用量,结果包到一半儿觉得馅不够又紧急去买肉买菜。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回到幼儿园进行初加工,再到六小继续包。”卢敏告诉记者。

  斯玛特幼儿园是珲春市龙江商会的会员企业,当听说包饺子急需人手时,20名商会会员主动来到六小帮着包饺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日16时,份蒸饺摆上了受灾群众的餐桌。看着对蒸饺赞不绝口的受灾群众,几乎一天水米未进的幼儿园全体教职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们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我们只是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受灾群众感受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也希望通过这件小事,让我园的年轻教师们学会关爱和感恩,以此教育和引导学生们做有爱心的人。”卢敏感慨地说。

珲春市快速应对雨情汛情

  本报讯(记者孙业文)9月4日8时至9月5日,珲春市持续降雨,春化镇等部分地区达到了大暴雨量级,最大降雨点发生在春化镇中土门子村,累计降雨量达到.4毫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Ⅲ应急响应,组织安排转移珲春河沿岸地区村民人。

  受台风“狮子山”持续强降雨影响,全市各乡镇土壤已完全饱和,降雨即产流,致使珲春市境内水库、河流水位全线上涨。其中,春化镇中土门子村公路桥附近存在决口危险,目前正在组织人员抢修。板石镇柳亭堤防2号闸附近溃堤,已组织受威胁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目前形势可控,其它地区已安排人员进行巡堤查险。

  面对当前汛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高度重视、严密防范,通知春化、哈达门、杨泡、马川子、英安、三家子、板石、近海街等乡镇政府、办事处对珲春河沿岸地区村民进行转移;要求气象、水文部门严密检测天气、水文变化,随时向市防指报告水雨情信息,向市防指和受威胁区域群众发出警报,做好通知避险准备工作;通知驻珲军警随时做好防灾抢险准备;要求珲春河沿线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所有工程全部停工,组织水利专家组奔赴各乡镇指导防汛工作,抢险物资随时待命发车。

  截至9月5日19时许,珲春河沿岸地区村民已全部转移,共转移人,其中人被转移至珲春市新东方健身运动中心体育馆、珲春市第四中学、珲春市第五中学、珲春市第六中学、卫计局所属3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板石镇中学、板石镇小学、板石付老五山庄、板石东兴村委会、华瑞参业、春化镇蛤蟆沟等13个安置点。安置过程中,市民政局设立救灾物资调配办公室,紧急调配矿泉水箱、被褥套、泡沫垫子1张、月饼4箱、盒饭盒、饺子盒、面包3箱、火腿肠3箱、咸菜1箱,并于第一时间发放到各安置点,确保转移群众吃、喝、住、行、医等保障全面到位,基本满足转移群众的生活需求,稳定转移群众情绪。目前,市民政局正在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捐赠,继续紧急调配转移群众生活所需各种物资,以确保转移群众需求。

  目前,此次降雨已基本结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5日夜间到6日白天珲春将以阵性降雨为主,7日白天以多云天气为主,无明显降水,但珲春河上游降水致使老龙口水库的入库流量数据存在不确定性,汛情依然严峻。已转移的群众不能因降雨停止而私自返村,要按照乡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行动。

珲春市环保局

农村抗洪企业防灾两手抓

  本报讯(孙瑀婷)珲春市环保局党委暨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为应对台风“狮子山”,该局负责人带领汛期抢险队来到三家子满族乡,与乡领导研究防汛及环境安全工作,并入驻西崴子村,实行24小时轮流驻守,积极参与村里的灾情巡查、村民转移、后期安置等工作。在西崴子村,该局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分工,分批实行昼夜值班。局班子成员不分昼夜,坚守在抗洪一线。由于村里手机信号不好,该局党务   紫金矿业曙光金铜矿位于珲春河上游,尾矿坝的安全关系到珲春河中下游近20万人口的饮水和生命财产安全。为保证该矿的汛期安全,该局负责人到该矿现场指挥汛期环境安全工作,了解金铜矿尾矿坝污染防治设施与安全设施运行情况,对汛期安全防范进行部署。并冒雨前往尾矿坝进行检查,指导督促企业尽全力保障尾矿库安全,确保不发生尾矿库坍塌、废水泄漏等突发事件。

  为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工作,该局全员出动,分两组开展应急工作。其中,一组到市第五中学,慰问转移群众,为他们送去救援物资,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另一组赶赴西崴子村。在入户排查工作中,发现仍有4名村民不愿撤离,在该局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4名村民安全转移。同时,在乡口、村口安排人员堵截冒险回村人员,并对其进行妥善安置。当得知该乡古城村发生管涌后,该局负责人带领全体男同志赶赴现场,和官兵一起装沙袋堵水口,及时控制了灾情。

珲春市靖和街道

调动街区资源开展灾民救助

  本报讯(代昕玥)按照全市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部署,珲春市靖和街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街区资源,全面开展灾民救助工作。

  召开全街灾民救助工作部署会,启动应急预案。结合灾民安置点的分布状况和街区实际,组织12个社区分别对5个安置点进行慰问。街道干部率先前往灾民安置点,慰问受灾群众。全街共筹集了价值2万余元的各类救灾物资,并全部送至安置点灾民手中。

  组织全街14名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成立社工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各灾民安置点,运用社工介入自然灾害救助的专业工作方法,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帮扶,帮助受灾群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和决心。

  整合各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室资源,购置饮用水、食品、被褥等生活必需品,为灾民中的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安置场所,并组织社区专业社工人员提供照料服务。持续保持社区活动场所的干净整洁,时刻准备根据全市救灾需要安置灾民。

  该街道利用手机   本报讯(记者张振楠)为保障转移群众的身心健康,9月5日,珲春市卫计局派遣5个医疗救援队、28名专业医护人员,到市内4个临时安置点为转移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在五中、六中、新东方健身运动中心、卫生学校等4处安置点,医护人员为转移群众进行了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截至记者发稿时,5个医疗救援队共诊治患者余人,发放各类药品50余盒。并为1名烫伤患者做了局部消毒包扎,为2名糖尿病患者协调解决了胰岛素无法储存的问题。

珲春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开展灾后清理助力企业生产

  本报讯(记者冯雪)9月5日,珲春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干部职工到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进行灾后清理,帮助企业尽快恢复运营。

  洪水导致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积水严重。虽然目前洪水已逐渐退去,但该园区内聚积了大量淤泥、垃圾以及随洪水流入各类杂物,严重影响了园区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生产。

  为了帮助园区企业尽快投入生产,9月5日一大早,珲春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负责同志带领多名工作人员冒雨来到该园区,并出动湿扫车、喷水车、垃圾运输车等18辆专业车辆,帮助该园区进行灾后清理,当天共清理园区25万平方米。

赞赏

长按







































白癜丸价格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ly/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