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们江新闻」可快速   本报讯(记者孙业文)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公布了第一批55个产业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珲春市敬信望三国旅游小镇榜上有名。

  据了解,吉林省特色产业小镇的创建标准为有鲜明的聚焦产业、有高水平的规划、有明确的建设主体、有一定的投资规模、有创新的管理体制。《通知》明确,吉林省特色产业小镇分为成长、培育、规划三类,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滚动推进实施。珲春市敬信望三国旅游小镇属培育类、非建制镇类,主体为敬信镇防川村。

  敬信镇防川村位于国家“AAAA”旅游景区防川风景名胜区内,是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朝鲜族村落,濒江临海,依山傍水,全村总人口52户人。近年来,该村依托当地区位资源、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朝鲜族民俗旅游产业,建设总投资2.1亿元的防川“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打造极具民俗风情的传统村落,营造古朴的朝鲜族民俗氛围。目前,该村已建成41栋传统朝鲜族民居、20公顷沙文化园、40公顷美丽花海以及各种富含朝鲜族民俗的特色旅游景观,正在建设滑雪中心、韩式风情街、复古式民俗酒店等旅游设施。古村落项目将于9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营。

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江河长治长清

  本报讯(记者孙业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施行河(湖)长制以来,珲春市全面抓好落实,坚决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三条红线”逐层分解,形成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及水质达标控制目标,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实现江河长治长清。

  有序开展本级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去年共审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0个,每周集中2天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实现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未发现自主验收项目。编制出台《珲春市水土保持规划(-)》,近三年来无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目前,珲春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已全部录入“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编制完成《珲春系列执法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打击电毒炸鱼专项执法行动,并按时向省、州渔政站上报执法行动完成情况。制定禁渔制度,通过广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村、逐户进行法律法规普及。辖区内三家无公害水产养殖场全部建立了养殖生产记录制度、养殖生产用药记录制度,并不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编制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渔船渔港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珲春境内10条渔船全部配备滴油盘和油污水垃圾存储设备,与渔民签订了《渔船渔港水污染防治承诺书》。

  珲春市共有水库27座,其中,大Ⅱ型1座为老龙口水库,中型1座为龙山水库,小Ⅰ型5座,小Ⅱ型20座。已建小水电项目均为河床式,无脱水段,在建工程杜荒子2号为引水式,正在抓紧建设中。其中《老龙口水库调度规程》《珲春市龙山水库调度规程》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批。对龙山湖水利风景区制定了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配备观鸟台、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编制完成《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大唐珲春发电厂、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用水企业开展工业节水,提高企业合理用水、高效率用水的意识,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大唐珲春发电厂实现灰坝回水零排放,对贮灰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新建消力池及至厂区回收管路,实现灰水混合物经灰场澄清后,通过排水管引至坝下消力池沉淀后再经灰水回收水管送至厂内用于水力输灰系统;珲春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八连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初审。

  同时,实施大江大河河道管理范围第三次调查,开展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图们江已完成划定并批复,珲春河已完成测量,密江河已完成15公里测量,涉河建设项目开工前全部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批复。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本报讯(记者张月)今年,珲春市文广新局将持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公益性农村文体活动,做好包保村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推动文体事业迈上新台阶。

  该局将继续完善贫困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专项资金分三年对省贫困村补助每村3万元的补助标准,完成相关建设。及时完成年度各农家书屋出版物的补充更新,充实农村文化阵地。持续完善对各贫困村农村文化小广场体育健身器材的配备发放,力争尽快实现全覆盖。发挥民俗、民族等文化资源优势,打造1个以上文化扶贫示范村。

  继续开展对贫困村送文艺演出、送图书、送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增加演出场次、图书册数和电影放映次数;丰富各文化站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农村文艺演出、读书看报、艺术培训、全民健身等文化体育活动;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用于各乡镇文化站正常运转。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做到专款专用。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解决集体经济薄弱问题。

  为做好包保村的扶贫工作,该局将结合党建工作,继续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治理村容村貌,改善贫困户生活环境,努力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社会帮扶,为包保村筹建牛舍。为包保村谋划新技术,开发新领域,发展大棚栽培等项目。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本报讯(记者张雪楠)2月11日,在全省“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召开当日下午,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召开落实全省“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精神暨启动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

  会上,珲春市委常委、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广东传达了全省“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精神。陈广东指出,边合区发展的根源在于项目,全区干部要牢固树立“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的项目意识、招商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确保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陈广东指出,要打好“硬”环境攻坚战。相关部门要做好全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征地拆迁相关工作规划,重点做好绿化类项目的前期工作,为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打好“硬”环境基础。要打好“软”环境攻坚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企服务、便民服务等政务服务工作进行再理顺,坚决跑赢“最后一公里”;区内各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对包保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与企业家“聊聊家常”,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把企业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形成台账逐一加以解决,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力,让优质企业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让合作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足、韧性更强。

  陈广东强调,项目建设是边合区的生命线,要一以贯之狠抓不怠、常抓不懈。要加快做好珲春新型绿色智能化年产50万吨柠檬酸及配套工程项目、珲春万吨LNG省级应急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将项目开工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尽快协调解决,争取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区内各招商部门要马上行动起来,加强与重点推进项目的沟通,为年项目工作做好储备;要继续探索创新招商方式、招法,做好“点对点”精准招商,要更加注重平台招商的作用,学习、借鉴和摸索轻资产招商平台建设。

  陈广东强调,边合区干部要有拼劲、闯劲、韧劲、狠劲,要讲看齐、见行动,大力弘扬积极主动干、抢先提速干、认真细致干、科学有序干、齐心协力干的“五干”作风,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从“精、细、实”上下功夫,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见效。

珲春市不动产登记实现“只跑一次”

  本报讯(记者黄雪莹)去年以来,珲春市国土资源局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与多部门联合,共建“一窗受理”机制,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不动产登记实现“只跑一次”。据统计,该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办理各项登记件,发放证书本、证明本。

  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该局再次精简办事材料,进行登记业务流程再造,做到材料齐全、当日办结,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即办、即取”无需多次跑动。同时,该局与多部门联合,共建“一窗受理”机制,实现“一次叫号、一窗受理、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一次性缴纳税费”。

  今年,该局将继续探索简化办事流程、开辟便民利民渠道、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稳中有进。同时,严抓窗口人员的工作纪律,提升业务水平,优化工作态度,力争把不动产登记服务打造成为全市的模范窗口。

珲春市民宗局

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贾欣欣)珲春市民宗局依托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平台,深入推进“只跑一次”改革,积极施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政务服务流程全面优化、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为提升服务质效,该局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性服务窗口,办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14项内容。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受理,线上负责网上登记和实时转办,线下负责会商协调和申报材料审查。同时,制定公布标准化规范化的办事指南,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清晰的指引。重点规范了申请主体、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要素,彻底取消了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制定“一窗受理”事项受理规范;列明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明确需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并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方便群众办理。

  为确保“一窗式”服务承诺有效落实,该局选派了中层干部和业务成员担任窗口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单位窗口的业务办理和日常管理。对窗口负责人充分“授权、授章、授责”,界定明确的职权和责任,大力提高窗口的办事能力和现场办结率。

  下一步,市民宗局将按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思路,结合职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深入推进“只跑一次”改革。









































白斑医院有哪些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s/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