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俄蒙旅游合作会议在珲春召开
11月11日,中俄蒙旅游合作会议在珲春市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家地区部门的负责人共商加强交流与合作、推进三国旅游繁荣发展大计,探讨建立区域旅游长效交流合作机制,营造区域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俄蒙三国交往密切,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旅游合作潜力巨大。加强旅游交流合作、促进地区旅游业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三国旅游发展大势。会上,来自中国吉林、辽宁等省旅游部门负责人以及俄罗斯、蒙古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建立旅游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共塑旅游形象、共建旅游品牌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中国吉林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景春说,旅游是一支黏合剂,人员的流动不仅会促进区域间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更可以增进了解和相互理解,扩大合作领域。中、俄、蒙山水相连,友谊深远,具备合作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旅游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他认为,今后,包括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在内的中国东北三省一区之间以及三省一区与俄、蒙两国周边地区之间,应建立常态化的中俄蒙地方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开展有效沟通对接。共同开发中俄蒙多目的地旅游线路,开发区域旅游热点产品,丰富东北亚区域旅游产品业态。共同打造旅游品牌,联合开展宣传推广,形成区域营销合力。提升旅游交通网络,大力推动旅游便利通行,加强旅游市场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区域旅游软硬环境,推动区域旅游和谐发展。 中国辽宁省旅游局常务副局长王晓江认为,要进一步推进中蒙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官员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区域旅游整体规划,实现联合营销、出台互惠和奖励政策、发布新产品等。依托各自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构建跨境旅游、自驾游、环海游轮游等具有东北亚特色、传统旅游方式和新业态旅游方式相结合的旅游产品体系。鼓励旅游企业组织客源互送,支持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实现跨区域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同时,加大旅游咨询信息和区域经典旅游产品信息的宣传,并以区域整体旅游形象联合对外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在国际旅游展会上展示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和区域经典旅游线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逐步消除区域内的交通壁垒,扩大免签证范围、简化旅游签证和通关手续,加强对各语种导游人员的培训,提升导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整体环境建设。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国际合作与旅游发展部旅游发展司司长NadezhdaUdovenko表示,近年来,俄罗斯旅游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以滨海边疆区为例,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其中95%是国外游客,中国游客则达到26万人次。这得益于滨海边疆区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该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旅游交流合作。俄罗斯非常愿意与中、蒙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同时,俄罗斯正在制定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着力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努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NadezhdaUdovenko认为,各国应制定一个共同的工作计划,并通过其增加区域旅游发展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蒙古国环境绿色发展和旅游部“一带一路”项目负责人GansukhDamba表示,蒙古国一直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并把地区和跨境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而中国和俄罗斯是蒙古国际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伙伴。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间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高规格、高标准的跨境旅游信息和培训机构,推广东北亚各国文化,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接待水平,增强区域信息流动,加快推动区域间无障碍旅游。 会上,来自中、俄、蒙的旅游企业负责人对“长春——哈桑区——安德烈耶夫卡六日休闲度假游”、“中、俄、蒙心灵游牧之旅”、“蒙古国吉普车之旅”、“旅游列车专线—孩子的友谊”等多个中俄蒙特色旅游产品进行了推荐。 中俄蒙旅游合作会议由吉林省旅游局倡议发起,旨在携手中国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部门强化与俄罗斯的哈巴洛夫斯克、后贝加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等东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中央省等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打造跨国旅游精品线路,增加中、俄、蒙旅游互访人次,扩大旅游规模。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大图们倡议”秘书处、亚太旅游协会及中国、韩国、俄罗斯、蒙古等东北亚各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珲春市政府副市长赵显虎出席会议。 掌上珲春 珲春权威媒体资讯尽在掌握 个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w/9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线精品线路让你玩转珲春低调游人少,美
- 下一篇文章: 珲春市气象台11月4日发布未来48小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