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近海淘金鲜世界珲春市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靠海的内陆城市能把水产加工作为支柱产业吗?

珲春市的回答是:能!

国外取材、国内加工、主销国外,“两头在外”是珲春海产品与众不同的营销模式。区位+资源+政策+园区+品牌,让珲春这座近海不靠海的内陆城市,把一盘“海鲜大菜”做得有滋有味,产业规模正向百亿级挺进。借势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珲春市高位谋篇,用足优势,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思维推动“海鲜经济”做强做大,让珲春海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更大份额。

加法——加快无中生有,产业规模挺进“百亿级”

珲春地处图们江下游,距日本海15公里,与海洋资源较为丰富的俄罗斯、朝鲜为邻。资料显示,俄罗斯远东捕鱼区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是世界性渔业高产区,主要捕捞对象为鳕类鱼、鲱类鱼、鳟类鱼、鲽鱼、鱿鱼等;朝鲜盛产甲壳类、贝类、海胆、刺参、海藻等。两国与珲春毗邻地区海域每年有数百万吨的产量。

区位绝佳,原材料不愁,在持续优化的创业环境下,近年来,珲春市成功引进了以兴阳水产、东扬实业、烟台大宸、洪昊食品等为代表的54家加工型企业,以祥正进出口贸易、比比爱水产贸易、永洪贸易为代表的94家贸易型企业及多家个体商户落户。

集中在珲春出口加工区水产工业园的企业,主要加工、销售水产品冷冻食品、水产品干制品、水产品腌和熏制品、鱼糜制品、水产罐制品、水产调味品、海藻食品等7大类余个品种。

据介绍,目前珲春市年进口海产品逾30万吨。洪昊、大宸、盛海等加工企业完成了欧盟、美国、俄罗斯、韩国注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东扬实业产品沃尔玛超市上架,大宸水产的鱼罐头、鱿鱼圈等即食、非即食产品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印着“珲春”标签的海鲜年销售总量近20万吨。

闻着扑鼻的海味,珲春人也念起了“不靠海的海鲜生意经”。依托便捷的陆空物流渠道,以华东、华南为主要目的地,每年至少15万吨的内贸量,让众多创业者实现了财富梦想。

减法——减祛官僚作风,政府是企业的贴心“保姆”

近年来,珲春市海产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发展势头愈发迅猛。

兴阳水产于年末正式投产,他们的产品远销欧洲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作为烟台市朝阳水产公司的“少当家”,总经理赵魁政见证了朝阳水产转战珲春的全过程。经过一年多的创业发展,他切实感受到,珲春地理位置独特,可利用邻国技能人才,在原料进口方面也能获得更多的便利。日前,他们连续向韩国发了14个集装箱,如今韩国鲽鱼市场30%都是该公司的货。

“珲春真不愧为吉林省改革的试验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大、效果好。得益于良好的创业环境,企业基本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原本担心的问题,如今一看全没有。”赵魁政说,当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朝阳水产于年10月在珲春投资建厂。珲春市政府派干部全程帮助企业跑手续,千方百计给企业省钱,能减免收费全部减免,建变电站遇到困难时市委书记更亲自去协调。

和兴阳水产一样,任何投资企业把项目落在珲春,从规划、选址、用地、建厂、招人到生产,以至运营、销售,珲春市从包保领导到政府部门,都是从头至尾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在法规允许范围内,企业遇到的都是绿灯。

“过去招商引资靠政府‘割肉’,往往都是一锤子买卖。其实真正的大企业并不看重一次性的优惠,而是看重长远的发展。地方政府只有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服务,让企业能赚到钱、看得到前景,才能真正把企业留住。”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高玉龙破题精准,话语掷地有声。

亲商、安商、富商、扶商,在珲春不是口号,只有行动。

乘法——乘势改革通关,海鲜进出珲春更便利

年5月12日,作为朝鲜海产品进境主渠道的珲春圈河口岸,在吉林省陆路口岸中率先实行了海关与国检“联合申报、共同查检、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承运人只需到口岸联合申报大厅办理一次性通关手续、接受一次查验、通过一个卡口即可放行。这就是深受外贸企业称赞的“三个一”通关模式。

年5月1日,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实施,从此,长春、哈尔滨、大连、沈阳、呼和浩特、满洲里6个海关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行政界线,实现了“六关如一关”,大大简化了通关审批手续和作业环节。同年10月8日,海关总署再发公告,决定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拓展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这意味着珲春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和在珲春保税仓库内存放货物的企业均可享受该项政策。

主营海产品加工业务珲春东扬实业董事长朱启金告诉记者,自从实施了“区域通关一体化”后,无需办理转关手续,货物到大连码头1个小时就完成了通关,较传统通关模式节省了7至10天。

“此项改革,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乘法,它将使企业获得更大的通关自主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和市场动力,为东北开放振兴和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造最佳的通关环境。”珲春海关负责同志说。

去年12月中旬,珲春口岸、圈河口岸同时获国检总局确定为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今后,来自各个国家的冰鲜水产可以直接进口到珲春市,缩短了由原料产地到加工销售地的时间,为企业节约了运输成本和原料加工成本,更有力地吸引越来越多水产品加工企业落户珲春。

除法——去除航线短板,多元产业立体构建“海鲜城”

产自日本海的帝王蟹从珲春起运,8个多小时即可落地公里外的广州、深圳,成为南方食客的舌尖美味;进口于俄罗斯、朝鲜的鱿鱼、鳕鱼,在珲春加工再出口,就成了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俏销的优质食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游进”珲春的海鲜不仅跑起来,而且飞起来。

珲春是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图们江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地位不可替代——拥有4个对俄对朝公路、铁路口岸;开通了中俄韩跨国联运航线,珲春经朝鲜罗津港至东南沿海六地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中俄韩铁海联运航线等。珲春至长春高速公路、高铁大大缩短了珲春到延吉、长春空港的运行时间。与此同时,改造了朝鲜元汀至罗津港公路,中俄珲马铁路实现稳定运营,浦项国际物流园区等项目建成投用。

随着珲春海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关行业间的关联也愈加紧密,对准水产行业的巨大商机,小到纸箱冰块,大到仓储运输,都有了更专业的配套。王振林是一家冷链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年开始从事海产品运输。尝到甜头儿的他,去年5月,又投入多万元,新上了4台冷藏大货车。载重量比原来的小货车增加3倍,车辆的控温能力也提高了许多。

如今,“珲春海鲜”的品牌实至名归,珲春水产工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日前,规划面积公顷、设计加工量60万吨的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水产加工园区发展规划获吉林省工信厅核准,园区列入省级特色园区规划管理。

记者从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了解到,到今年年底,珲春海产品加工能力有望达到50万吨,相比年的1.5万吨,增加30多倍。珲春市委常委李德平表示,外引内培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珲春海产品加工业年实现产值58亿元,今年预计达到82亿元,“十三五”上半期有望突破亿元。

扬帆弄潮,海里淘金;支柱强壮,跨越有力。珲春打造东北亚海产品集散地的目标,如彼岸希望的灯塔,指引着“海鲜经济”的巨轮驶向胜利的前方。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w/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