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三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三毛真名叫陆兴明,由于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亲戚朋友一直在叫三毛这个乳名,叫了60多年了,以至于陆兴明这个真名倒被人淡忘了。在朋友圈里,三毛这个乳名要比陆兴明叫得响亮。许多知青认识三毛30多年了,才知道三毛的真名。

三毛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插队珲春的上海知青,他桀骜不驯,调皮捣蛋,仗义疏财,有血性,受到朋友们的敬仰,他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三毛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

三毛(中)和他的朋友们

陆兴明是上海市解放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年3月份到珲春县凉水公社凉水7队插队。当时集体户共有13个人,7男6女,后来成为三毛妻子并且与之患难与共相濡以沫40年的周源凤也在这个集体户。

当时的三毛很贪玩,经常不在生产队干活,经常在珲春县各个集体户游走,东家玩几天,西家玩几天,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由于三毛从很少和队长照过面,生产队长都叫不出他的名字。

有一次,生产队分了斤大米,别的集体户听说了都来尝鲜,斤大米没多久天就吃完了,这可是13个知青的口粮啊。生产队长听说了,心疼地说:“你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以后没有粮食了怎么办呀?这样吧,以后再来知青,就让他们到我家来吃吧”。

刚下乡的第一个端午节,生产队杀猪,每家每户分猪肉,由于队长的疏忽,忘记了给知青集体户留份了。三毛就带领了几个知青大闹队长家,队长吓得连忙拿了一块最好的猪肉送到集体户。这件事被上海知青慰问团知道了,慰问团领导批评了三毛并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这块猪肉绝对不能拿,一定得送回去!”三毛他们想不通,认为这不是一块猪肉的问题,而是乡亲们没有把知青放在眼里。在慰问团领导的再三开导下,想想平日里乡亲们在知青生活困难时送米送菜,对知青们问寒嘘暖,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知青,这一块猪肉又算什么?由于慰问团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三毛他们终于想通了,高高兴兴地把猪肉送回了生产队,队长也感到很内疚并表达了歉意,事情就这么圆满地过去了。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知青们在农村更加缺少副食品的供应,全靠探亲时从上海带些干货来补充春夏之交的匮乏。由于都是青年,活又累,都在最能吃的阶段,而现实又不能有很多的物资提供,于是为了一日三餐大家是各想其招。在长期没有肉吃的时期,哪怕闻到一点点葱花爆油锅的香味都会让人遐想连连。

腊月的一天,三毛与一同队插队的几名知青路过大队的油坊,被一阵扑鼻的香味吸引着,于是他们跑进油坊,说是尝尝鲜榨的豆油,结果每人都喝下了大半碗。

回到集体户后大家正在火炕上炫耀着他们的胜利果实,小李突然觉得屁股下面有什么东西啊,低头一看,褥子上黄黄的一片。正当三毛要嘲笑小李时,突然觉得自己的下面也湿漉漉的,低头一看,褥子上也黄黄的一片豆油。于是,第二天在凉水七队集体户的院子里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院子里晾满了褥子,每条褥子上都是一大片油渍,在冬日雪地的反射下格外刺眼。

现在我们大家讲述知青生活,好像在听故事,听完后哈哈大笑,但是有这一段经历的知青,听完后他们心里多是苦涩心酸和无奈。其实知青的蹉跎岁月,并不像故事那么有意思,当时在农村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早上顶着星星去出工,晚上伴着月亮回家,脸晒得就像非洲黑人!高粱米饭和苞米锅贴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什么蔬菜副食啊!一年只能在春节和中秋节吃到两次肉,吃完了就跑肚拉稀,肚子里没有油水呀!那时的艰苦,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

三毛仗义、侠肝,虽然淘气,干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但丝毫没有影响在集体户的威信,不知道怎么的,许多女孩子还特别喜欢与三毛来往,其中的周源凤得到了三毛的青睐。周源凤出身于一个资本家家庭,一个大家闺秀式的女孩子,对三毛温柔体贴,无微不至。三毛感到,如果自己再这么混混沌沌地下去,不但对不起源凤我的柔情,也对不起自己的啊,不能这么下去了,一个男子汉应该有所担当!经过几年的插队生活,大部分知青都已经招工或者回上海工作了,由于家庭出身和种种原因,三毛和源凤还在农村坚守。

年,他们两个人在上海悄悄地结婚了,为了不影响招工,所以对乡亲们隐瞒了结婚的事实,源凤为了在上海养护女儿,决定暂时不回农村,三毛一个人回凉水挣工分养家糊口。当乡亲们得知三毛已经结婚了,并且没有告诉他们,心里很不高兴。老乡们对三毛说,你现在是我们大家的一员,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你不告诉已经结婚,这是你的不对,我们生产队已经决定了,我们要热热闹闹地帮助你补办一个朝鲜族式的婚礼。

就这样,年源凤春天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到了生产队。乡亲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啊,生产队杀了一头猪,并且破例把仓库打开,拿出来许多好东西,为婚礼准备了黄豆芽,绿豆芽,松糕,打糕,白酒,山菜,并且帮助三毛把集体户的老房子好好地装修一新,又给三毛买了一些朝鲜族家具,锅碗瓢盆应有尽有,乡亲们为三毛一家酒席,就像自己的亲人办喜事一样,载歌载舞,用朝鲜族那一种热情来为三毛一家祝福。三毛被乡亲们感动的热泪盈眶,他记下了乡亲们这一份深情厚意,并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报答乡亲们的关爱和帮助。

结婚后的三毛特别有担当,为了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什么活累就抢着去干。生产队挖煤窑,三毛第一个报名,当时的小煤窑,煤层只有80公分高,人只能弯着腰爬进爬出,用镐头一下一下刨煤,又苦又累又危险的日子,三毛咬着牙挺了过来。

凉水砖厂的活也特别累,但钱挣得多,三毛又报名参加。每天和泥,扣坯,码坯,烧砖,大热天,三毛赤膊光脚穿裤衩,汗水顺着脊背流淌,下班后身上一层白花花的盐霜。当时一个工是块坯,有一天三毛干了块,挣了13块8毛钱。回到家里坐在炕头,等源凤端来洗脚水,三毛已经累得睡着了,源凤心疼的直流眼泪。他两口子整整在农村待了十年,你说当时有几个知青能够坚持在农村生活十年?

年知青大返城,三毛全家才回到了上海。刚开始在街道生产组敲木箱,每天九毛钱的工资,做了一个星期,三毛又调到洗染店,干了两年不到。三毛想如果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就得自己单干。这样三毛开始到昆山路搞服装批发,妻子源凤在幼儿园当老师。三毛凭着自己在农村锻炼过的资本,特别能吃苦耐劳,先搞服装加工,后来事业越弄越大,开办了七家服装零售店,源凤为了帮助他,45岁就退休了,两口子红红火火地干起来了。

三毛发达了,他心里经常会想起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乡亲们,总想回曾经插队的地方看看。珲春的乡亲们朴实真诚,重感情,在农村的十年里,乡亲们不但教会了自己做事,更教会自己做人,在农村的十年,对乡亲们对他的帮助太多了,他想念乡亲们。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遇到两个从珲春敬信来的朝鲜族阿兹妈妮进服装,三毛感到特别亲切,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不但以成本价批发给了她们,还帮助她们打包托运,不但少挣了几千元钱,晚上还招待她们吃饭,三毛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报答珲春的乡亲们。

三毛事业成功了,特别关心上海珲春知青的公益事业,年上海珲春知青联谊会成立后,他一直担当副会长的职务,热心地投入到知青工作当中去,做了大量的工作。钱挣多了,三毛两口子对乡亲们思念感情也越来越深。年夏天,两口子有了回去看看乡亲们的冲动。两口子带了多件流行服装和几千元钱,给乡亲们买了一头牛,一条狗和一些果蔬,还有好酒好烟,让全村乡亲们都凑在一起热闹热闹。菜过三味,三毛动情地对乡亲们说:“我年轻时不懂事,做了许多对不起大家的事情,今天我们两口子来赔罪了!”许多阿兹妈妮都哭了,都说三毛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年,三毛又邀请十几个老乡到上海玩,三毛陪了大家半个月,吃住行全包了,还负担了一部分人回珲春的路费。这期间,又有好几批老乡到上海投奔三毛来旅游做服装生意,三毛都全程陪同,热情接待。

年三毛又带领了几名返城知青回凉水生产队探望老乡们,又给了老乡们许多物资和金钱方面的帮助,三毛说,哪怕图们江的水干了,乡亲们和我的情意也是永远不能断的!之后的日子里,三毛经常回乡看望乡亲们。

三毛(右)和好友孙作成

三毛在珲春插队时的好朋友孙作成,已经和三毛相处了40多年了,是十几岁时结交的朋友,这种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仗义厚道的东北汉子孙作成,把三毛当成了知己。作成经常到上海来探望三毛夫妇,三毛也经常到东北去探望作成夫妇。年夏天,三毛带领一帮知青去长春玩,孙作成在宾馆打出横幅:热烈欢迎上海知青回归故里。孙作成和三毛约定:桥断了水不断,水断了情不断,情断了缘不断,缘断了梦不断。

是第二故乡的乡亲们改变了三毛的人生,改变了他的生活,改变了他的一切,三毛的心永远和第二故乡的乡亲们紧紧相连,乡亲们对他的好,三毛说一辈子都不会忘。

作者:何永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wh/1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