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珲复珲离珲游客的珲春散
掌上珲春感谢这位游客的美文! 10月3日珲春行 珲春当地人管第一次到珲春叫“结珲”,再次到珲春叫“复珲”,离开珲春叫“离珲”,由于曾经来过,所以此行为“复珲”之旅。 这是一个一眼望三国的边境小城,到处都能感受到中朝俄三国融合交汇的风俗与人情。随着高铁的开通,原本安逸自得的小城,变得热闹起来。 还在去珲春的高铁上,车在延吉西站停靠时,一队队秩序井然的等车队伍真的让人记忆深刻。说实话,从南到北,华夏大地地大物博,处处显示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处处显示着文明的进程,但很多都是在制度规范下的,真正溶于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不多,所以能主动在站台排队等候上车的怕也是不多,足以看出延边人民的素质。十几二十多年前来过珲春两次,那时珲春留给我的印象是一条长长的街道,民风豪爽,热情好客,烤肉串要蘸干料,喝酒要用大杯,其他均无记忆。如今高铁开通,再次抵珲,其实对珲春并无幻想,只为着那份年少时的友谊。 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宇,街边的景色,不亚于曾经游走过的任何城市,以及与其他城市同样的“麻辣烫”、“重庆小面”、“沙县小吃”等脍炙人口的各大美食品牌,都给人一种现代时尚的感觉,只是很多牌匾中中朝俄英多种语言在不断地提示着这里与其他城市的不同。民族混居,三国交界,特色民俗风情别有滋味。 若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城市,就要亲身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切身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与文化。 吃串,是当地人最热衷并自豪的一项活动,美食的同时,社交一并完成。尤其在烤、吃的过程中,当地人的豪爽热情一览无遗。这里的烤串与其他地方不同,肉质鲜嫩,蘸料亦是想象不到的丰富。醋第一,然后啤酒,方便面料(不是所有的方便面料,只是一个特殊的牌子,说过忘记了),大喜大(韩国调味品,类似牛肉粉),辣椒面,孜然粉等,搅拌在一起,充分融合。将烤好的肉串蘸一蘸放在嘴里,口感叫一个香艳,令人赞不绝口,但终究是初次尝试,舌尖牙齿在醋精的作用下很快酥麻,味蕾变得不那么敏感。对于热爱养生的来讲,肚皮筋和汤面算是口感平和,比较适合养生为主,美味为辅的吃串人。 除了吃串,珲春的天仙包饭也是美味之一。门面不大,但食客不能说接踵比肩,但场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旺盛。很快一盘盘色香味俱绝的菜肴呈现在眼前,记忆最深的是那盘“杂太”,明太鱼过油后那种香酥薄脆的感觉与干辣椒同炒,唉,不能再说了,又想了。卷心菜叶,海带,苏子叶,生菜,都是包饭的基本食材,饭,肉,萝卜丝,杂太等,只要是菜类都可以做包饭的馅。店家的米酒,也是不得不提的美味,甘甜爽口,回味无穷,一顿饭下来,每个人都吃得不亦乐乎! 冰花,咋听起来以为幻听,吃的?不是,珲春的又一重要饭后活动,就是冰点,喝酒聊天的休闲吧。。。这个不多说,你懂得。 防川,是来珲春不得不去、也不得不说的地方。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站在龙虎阁的观景台上,眼前三国土地呈扇形分布,俄罗斯的湖水与朝鲜土地荒芜的平静与中方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听着关于一眼望三国的讲解,所有人的民族自豪感与傲娇感都被激发了出来。极目远眺,远处的地平线海天一色,朋友说那就是日本海,顿时脑中涌出无限遐想,真的很近很近,如果……就……咳咳咳,再“土字碑”,有时间看看也行,没时间不看无妨(偷笑),民俗村,张鼓峰战役以后慢慢再看吧!继续偷笑!但是建议最好别假日去,还是会堵的! 返程途中,富硒苹果采摘园让一行人流连忘返,随手摘下一个苹果,慨叹,这苹果咋这么大,随便吃也只能吃一个!试想一斤半的苹果能有多大,各位自己脑补吧。 如果珲春有朋友的话,那么来珲春就是太幸福的事了。从到站开始,车接车送,烧烤屋,啤酒屋,冰点屋,唉,海鲜白酒少吃一口少喝一口都不行。最终落脚在“桃花源”酒吧,“惟有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真的很暖心很温馨的地方,老板老弟为人幽默豪爽,善于自我调侃,亲手做的鸡爪,林蛙,海灵菇,鸡蛋,生蚝蛋花汤,咳咳咳,不能说了,秘制秘制,真的太好吃了,相信我这个吃货,向大家推荐的,一定不会错的,不说了,上俩张图给大家。 真的建议,如果大家来珲春的话,多呆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里的暖心与美丽。但是物价有点小贵,什么韩国货,俄国货,回去带给家人朋友的礼物还是很多的。要走了,其实有点舍不得,但是想家了,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这么近,我会再来的!掌上珲春 珲春权威媒体资讯尽在掌握 个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tw/1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一现场珲春河上生死大救援施救全
- 下一篇文章: 珲春消防提醒雨天家电易上火注意防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