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

发源于长白山南麓的鸭绿江在群山连绵中流淌了八百公里,最终在丹东注入黄海。

丹东鸭绿江口,便是中国东北边界的起点。

年的10月19日,我志愿军38军、39军、40军就是在这里趁夜色渡江的。

山峦中的鸭绿江

丹东一个沿鸭绿江分布的城市,从上游的振安等三区,一直到入海口的东港市,绵延有几十公里。

不同于对岸边界铁丝网高耸的军事禁区,在丹东,我们能遇到很多来自朝鲜的朋友。

有朝鲜商人、女服务员、司机等等,他们大部分都会讲汉语,有的甚至能说英语。

这些朝鲜人是政府“有组织”派遣来丹东打工的,除了个别管理层,一般不允许单独外出。

作为东北难得的出海口,丹东这几年发展的不错。

年因为朝鲜“改革开放”的噱头,丹东迎来了一波地产的狂欢,部分江景房单价已经破万。

丹东鸭绿江滨江公园

走在鸭绿江滨江公园,凉风习习,有种漫步海边的感觉。

江上船只往来,有不少小情侣在拍婚纱照。

江的对岸能远远望见新义州闲置的工厂,灰蒙蒙的建筑掩映在江边的杂草从中。

曾经,朝鲜是苏联在远东打造的“社会主义样板”,人均GDP不仅碾压中国,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超过韩国。

入夜,丹东江边的高楼大厦开始亮起灯光,江边的酒吧里传来悦耳的音乐,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

放眼对岸,一片黑暗中点缀着零星的灯光,对比更加突兀。

从丹东遥望朝鲜新义州

新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朝鲜第四大城市,但从城市规模上来说大概也就是丹东一个区的建成面积。

像朝鲜这种体量的国家,只能支撑起一个“大城市”,类似我们的省会。这个城市自然就是平壤。

平壤是朝鲜的第一大城市,有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咸兴只有约70万人口。

新义州作为全国第四大城市,只有不到40万人口。

新义州的居民区

最近几年略有起色的新义州,出现了一些新建筑

中朝今日的边界,大部分成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日本同时控制了朝鲜和满洲,在划界时将鸭绿江口的薪岛划归了朝鲜。

日本真是坑我中华无下限啊。

薪岛在当时只是一个江中小岛,谁知后来随着泥沙淤积越长越大,时至今日已经和北方的绸缎岛连在了一起,直逼鸭绿江西岸中国一侧。

年的中国地图

今天“长大的薪岛”,已经被朝鲜设为薪岛郡。鸭绿江入海口虽说是两国共用,但其实已经完全被朝鲜领土包围

珲春

沿着鸭绿江北上,我们来到位于吉林延边自治州下属的县级市珲春。

珲春是东北内陆离海最近的地方。

下图中近似“飞地”的敬信镇防川村,离海只有十几公里,靠一条八米宽的沿河公路与中国本土相连。

“飞地”防川村

年,图们江洪水泛滥,防川与中国内地的陆路交通完全断绝,成为中国的一块“飞地”,中方人员不得不经苏联进出防川。

直到年,中方修建洋馆坪大堤,后又在大堤上修建了一条国防公路,防川才重新与中国内地连接起来。

在防川,可以眺望到远方的日本海。

珲春商业街

年5月,《中苏东段边界协议》签订,其中明确规定,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只可以在图们江下游自由航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继承苏联的全部中苏东段边界,尊重之前两国签署的一切有效协议。

半个多世纪后,中国终于重新恢复了图们江的出海权。

不过由于图们江上的俄朝铁路大桥十分低矮,加上河道淤塞,仅能通行吨以下的小船,除了方便渔民们出海外,没有商业价值。

从防川望向图们江朝俄国境友谊桥,远方是日本海。这座离江面仅十米的铁路桥,像一把锁封堵了图们江出海口

珍宝岛

沿边境继续北上,路过兴凯湖,便进入了乌苏里江流域。

记得小时候看到“中苏珍宝岛冲突”的文章,总是充满疑问——中苏又没有海疆相连,哪来的“岛屿冲突”呢?

原来珍宝岛是乌苏里江中一个江心洲,面积约0.74平方公里。

年3月,震惊中外的中苏珍宝岛冲突即在此爆发。(《珍宝岛,》)

乌苏里江中的珍宝岛

直到今天,珍宝岛上的树丛中还埋着当年双方布下的多枚反坦克地雷,大雨过后有些还会露出地表。

珍宝岛一役后,苏联高层曾多次商讨要对中国进行报复,并明确发出先发制人和核打击的威胁。

直到年9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和周总理举行了著名的“机场会谈”,双方关系才略有缓和。

黑瞎子岛

继续往北,我们来到中国版图的东极——黑瞎子岛。

准确地说,黑瞎子岛并不是一个江中岛屿,它是由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两江之间的一条细细的汊道围起来的一块三角形地块,又称抚远三角洲。

黑瞎子岛卫星图

黑瞎子岛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在年中东路事件后被苏联占领,隶属于苏联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在此后几十年里,中国人要想登岛,必须先出国到达伯力,然后再经桥上岛。

伯力市中心。金正日即出生于伯力市区东北部的维亚特斯科耶村

年10月1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协定”中,黑瞎子岛划归中方约平方公里,划归俄方约平方公里。

抚远三角洲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全部归属中国。

虽然表面上看中国分得的土地更多一点,但黑瞎子岛的精华部分——东半区,还是留在了俄罗斯。

黑瞎子岛划界

黑瞎子岛上的俄罗斯教堂,谈判中俄罗斯曾以该教堂大打“宗教牌”和“感情派”,最终迫使中国接受东西划界协议

回归后中方曾希望在黑瞎子岛上建立“自贸区”,发展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但俄方一直没有积极响应。

之后黑瞎子岛的开发便不了了之。

年5月24日中午,在黑龙江考察的老大来到了抚远市的黑瞎子岛。

极目远眺后,他静静的说道,“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

塔城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愤愤不平。

为了找回面子,苏联将报复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新疆的塔城地区。

熟悉行政区划的朋友一般都清楚,新疆下辖一个“副省级”的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地区就是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的一个“地级单位”,下属六个县。

这里与哈萨克斯坦(原苏联)接壤,草原湖泊密布,风景秀丽。

年8月13日上午8时,中国塔城地区下属裕民县的三支巡逻队共90余人按照既定巡逻路线开始巡逻。

由于当时中苏边境局势已十分紧张,此次巡逻出动人数是正常情况的三倍。

正当我军一支巡逻队(30余人)正常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争议区突然冒出了余名苏军。

双方爆发激战。

我边防战士依仗地形据守五个多小时,因增援军队未能赶到,且缺乏重武器支援,最终大部阵亡(仅一名新兵被俘后经外交交涉回到中国)。

铁列克提争议地区遂被苏联控制。

年“九一三事件”后,身负失察之责的前林彪部下、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强度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被免职。

直到年11月,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北京,铁列克提地区的主权问题才得到解决。

双方边境条约明确规定,当年冲突地带划归中国。

年5月,新疆军区把当年我边防军作战的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

喀什

喀喇昆仑公路

目光一路向西。

喀什是中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城市,从乌鲁木齐乘坐“T字头”的火车到这里,需要花费18个小时的时间。

喀什历史上曾经是古回鹘的都城。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数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南疆的第一大城市,天山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中心。

今天,以喀什为中心的整个喀什地区有近万人口,坐落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县城。

这里也是南疆军区指挥所、轻型机械化步兵某师和新疆军区特战旅的驻地。

喀什市中心

颇具民族风情的喀什火车站

从喀什往西南方向走几十公里,雄伟的喀喇昆仑山脉便矗立在眼前。

喀喇昆仑山脉拥有米以上高峰4座,米以上高峰上百座,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

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米以上,很多高山至今都没有名字。

翻过喀喇昆仑山脉,便是印度河上游肥沃的平原。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和旁遮普省重镇拉瓦尔品第就坐落于此。

喀什地区卫星图。从卫星图可以看出,喀什地区坐落的绿洲由喀喇昆仑山脉北侧的若干个冲积扇组成,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西端的一片大型绿洲

卫星图右上角是我国喀什地区(深绿色片区),左下角是坐落在印度河上游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中间便是“天堑”喀喇昆仑山脉

年,《中巴边界协定》在北京签订。

中国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陈毅,巴基斯坦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在协议里,中国将实际控制的棍杂河谷小镇坎巨提划归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则把整个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区域移交中国。

印度方面一直不承认中巴签署的该协议,时至今日仍持续宣称拥有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的主权。

棍杂河谷中的小镇坎巨提是喀喇昆仑山脉里最大的居民区,曾是中亚古邦,由当地部落酋长统治

红色斜线区域为喀喇昆仑走廊

喀喇昆仑公路

年印巴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巴基斯坦总统顾问法鲁克访问北京。

周总理与其两次会谈,最终同意了巴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请求。

同年11月,新疆军区派出一批勘察人员,对水布浪沟到红其拉甫达坂、罗布盖孜到明铁盖达坂进行了详细勘察。

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签订了《关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

协定中规定:中巴公路以红其拉甫达坂为界,红其拉甫达坂以南由巴基斯坦修建,红其拉甫达坂以北由中国修建。

协议签订后,中国立即成立了工程指挥部,负责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部工作。

组长是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张希钦,副组长是新疆自治区副主席田仲。

喀喇昆仑公路

历经整整十三年的施工,喀喇昆仑公路年正式宣告建成,年5月开始对外开放。

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个,建设中使用了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0万立方米。

项目后期由于巴方进度缓慢,中方施工队越过红其拉甫向南继续修路。

中方建设路段的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在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

中巴友谊桥

这条全长公里的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然后向南直达伊斯兰堡。

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中巴双方共近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

中方牺牲的最高职务者是新疆军区炮兵第15师教导员吴至业,在施工放炮后清理作业现场时,被山上滚石砸中头部遇难,曾被新疆军区追记二等功。

班公湖

从乌鲁木齐沿着漫长的南疆公路到达叶城后,前方便是号称“死亡和魔鬼之路”的国道新藏线。

这是天路上的天路。

顺利的话,大约行车四天四夜可以进入冈底斯山脉。

在群山环绕中,有一个宁静的湖泊——班公湖。

班公湖,藏语意为“长脖子的天鹅”。班公湖面积平方公里(1/4个太湖),目前中国控制约2/3。该照片拍摄于夏天,实际上班公湖每年结冰期长达六个月。

班公湖扼守新藏公路要冲。

军迷朋友们一般都清楚,班公湖所在的阿里地区虽然在行政上属西藏,但在军事上归新疆军区下属的南疆军区(正军级单位)管辖。

因为这里离拉萨实在太过遥远了。

更何况拉萨本身都难以作为驻军的“大后方”,还需要靠来自四川的补给(川藏铁路将于年通车)。

作为中印对峙的“最前线”,班公湖位于去年中印爆发冲突的加勒万河谷南方约一百公里处。

和加勒万河谷一样,这里也曾是年中印战争的“古战场”。

班公湖形势图。图中粉色线为目前实际控制线,红色线为印度单方面声索线。两条线之间的区域即年我军收复的失地

狮泉河镇

沿着南下的新藏线路过班公湖和日土县城,再向前走一百多公里,便到了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镇。

这里是新藏公路上K公里处的重要驿站。

年,阿里地区党政机关从昆莎乡迁到狮泉河。刚建城时,狮泉河只有几百名常住人口。

之后的几十年里,狮泉河渐渐成了这片荒凉高原的中心城市。

说来有意思,狮泉河镇不仅是噶尔县人民政府的驻地镇,也是阿里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镇。

镇驻地,县驻地,地区驻地,三者合一,这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想必是极为罕见的。

狮泉河镇如今有五万多人口,占了整个阿里地区的一半。

狮泉河镇河水穿城而过,是游客到阿里地区旅游的集散中心。图中这条狮泉河在流经典角村后拐弯,切穿拉达克山进入了克什米尔地区,成为大名鼎鼎的印度河。

藏南

19世纪中叶,随着帝国的衰落,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这一时期,西藏与内地的商业、人员往来日益减少,联系逐渐中断。

在这种局面下,盘踞印度多年的英国人和控制中亚的俄国人,开始纷纷觊觎西藏。

电影《红河谷》剧照。《红河谷》是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电影,该片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等出演,讲述的就是年前后英军入侵西藏的故事,史称“木龙年战争”

年,驻印英军悍然入侵西藏,于次年攻占拉萨,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

侵占拉萨后,英军负责外交事务的陆军上校荣赫鹏与西藏当地官员签订了《拉萨条约》。

“条约”寄到北京后,清廷拒绝签署。

当时中英双方争执的焦点是西藏与中国的“关系性质”问题——英方认为中国仅是西藏“宗主国”,类似朝鲜;而中方则坚持拥有西藏主权。

木龙年战争后,西藏加速了脱离内地的进程。

辛亥革命期间,西藏发生了大规模的驱汉事件,清朝官员与军队被驱逐,藏区内部的亲汉势力遭到排挤。

年,西藏政府驱逐所有内地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西拉姆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区,是喜马偕尔邦的首府。英属印度时期曾以此为夏都,将西姆拉建成著名的避暑胜地

此后不久,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中华民国政府、英属印度和西藏噶厦政府三方举行了著名的西姆拉会议。

这次会议详细讨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西藏与内地领土分界,以及西藏与印度领土分界等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将传统上被认为属于西藏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英属印度和英属缅甸。

这一片区,即今天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包括达旺在内的诸多名城都在其中。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内地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而西藏则基本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年10月,解放军在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入藏,》)

次年,中央政府与西藏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解放军进入西藏。

年西藏动乱平息后,十四世达赖逃亡印度并获得庇护。

为表“忠心”,达赖开始在不同场合宣称藏南属于印度。

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和美苏的关系都陷入冰点,国内则面临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形势内外交困。

在美苏两强的共同支持下,印度开始大肆增兵藏南。

藏南地区卫星图

截至年8月底,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一百多个军事哨所。

有的哨所在中国哨所对面,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

终于在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

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图片来自“华夏收藏网”,该版旧报纸年以元的价格被售出

比起无悬念的战争的过程,这场战争的结果后来引发了无数揣测和叹息。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胜而不胜,印度败而不败”。

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来自四川和青海,依靠公路运输到西藏,然后靠人力畜力搬运物资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入冬后大雪封山,后勤线的保障非常脆弱,最终无奈撤军。

此后几十年间,印度将数十万的移民屯居到争议地区,直到“西藏,”事件的爆发。

白龙尾岛

白龙尾岛上的灯塔

有关白龙尾岛的故事,是一桩历史疑案。

北部湾,又称东京湾(河内旧称“东京”),是南海西北部的封闭海湾。

年12月,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北部湾划界协定》,基本上平分了北部湾的海域。

北部湾划界示意图,中部红点为白龙尾岛

划界图一经公示,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其中的焦点,当然就是上图中的红点——白龙尾岛。

如果我们承认白龙尾岛是越南的,很显然,目前的划界方案已经对我方非常有利了,界线都快贴着人家的岛了嘛。

可如果白龙尾岛是中国的呢?

上图北部湾中唯一的小岛即白龙尾岛,面积约三平方公里

白龙尾岛卫星图

和藏南一样,要追溯中越边境问题的由来,还得回到清朝末年。

中国古代的疆域只是一个“模糊的边界”,没有像今天一样卫星测绘等技术手段。

19世纪末是国际法逐渐成熟、国家边界开始正式形成的时期。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风雨飘摇、国力最弱的时期,所以在划界上吃了不少亏。

就拿中越边界来说,虽然是和越南划界,但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大清谈判桌对面坐的还是列强法国。

胡志明市,旧称西贡,有“东方巴黎”的美誉,当地有大量法式建筑。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包括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当时法国人在老挝和柬埔寨只收税和挖矿,资金基本都用来建设越南

中法战争结束后的年(清光绪十三年),清朝与法国签订边界条约,划分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边界。

由于战场上清军的表现很是不错,所以这次划界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也算可以。

图中红点处是中越边界的江平镇,此处曾是越南飞地,最早移住此地者为越南的京族人,至今仍有不少京族人居住于此。江平镇是东兴市最大的镇,也是全国千强镇之一

这次中法划界,陆上边界部分,基本按中越传统的北仑河作为国界。

其中中国还以商务利益换得了钦州的江坪、黄竹两处越南飞地,为后来的越南所愤愤不平。

对于海上边界的划分,法国提出以北仑河河口所在的东经度03分向南延伸,作为海上岛屿及北部湾的划分界线。

根据这一划法,白龙尾岛将归法国所有——但这一分界方法并没有被中国接受。

此后,关于中越海疆划界的问题便不了了之,一拖再拖。

中华民国政府在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图中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虽然只是“图上开疆”,但为日后复杂的南海官司提供了宝贵的法理依据

由于年的中法划界中并没有对白龙尾岛的归属做出界定,所以白龙尾岛也就成了“无主之岛”。

在年前后,岛上发现了淡水,于是从海南和越南都来了不少驻岛的渔民。

此后,法国官员和民国政府官员都派员来过该岛考察。

年4月,法军侵犯西沙群岛,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发表《中华民国政府就西沙群岛主权问题驳斥法国主张的案文》称:

“依照一八八七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第三款:‘……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画。……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西沙远在该线之东,应归何国,一览便知。”

这份文案被法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从事实上认定了南海上茶古线东西各海岛的归属。

而白龙尾岛位于茶古线以西。

于是法国在年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班占领该岛,在岛上建立哨所,并委任了里长。

当时面对日军全面侵华的局势,国民政府自然无暇顾及法国人的小动作。

待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了民国行政区域图,图上标有“十一段线”,但仍未将白龙尾岛标注出来。

永兴号军舰原为美国海军PCE-级巡逻舰,年9月间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年11月23日,国军上尉张君然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并在岛上立下一方水泥纪念碑,正面碑文为“南海屏藩”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旁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张君然立”

年我军解放海南岛,为避免与法国海军产生冲突,没有继续进兵白龙尾岛。

直到奠边府大捷之后,法国在越南的实力受到重创,解放军才于年占领了白龙尾岛,并在该岛成立政府机关,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抗法援越往事决胜奠边府》)

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对白龙尾岛正式行使主权。

仅仅两年之后的年,胡志明访问北京。

胡志明试探性的表示该岛属于越南领土,希望在岛上建立雷达站,监视轰炸河内的美国轰炸机,同时将该岛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

基于当时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和反美共同目标,中国政府爽快的答应了胡志明的要求。

此后几十年,对于白龙尾岛,除个别来自民间的声音外,官方基本上默认了其属于越南。

西沙海战中被击沉的越军10号舰怒涛号(前美军扫雷舰)

尾声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每个王朝的末期,边疆都会趋向独立、四分五裂。

而每当新的王朝崛起,便又会把失去边疆属地一一收回。

今天,这一历史轮回仍在进行中。

全篇完。

(本篇重写了“中国边境往事系列”的四篇文章,有删改。)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ly/1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