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灸强身防病不要等

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上贴上中药,以到达灸治效果的。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以后也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三伏天前后是1年中气温较高的日子,这个时候,是最好的调补身体的日子。其实,中医传统医学认为:三伏天灸就是根据时间生物学的原理,在夏季的三伏热天前后的这一段气温较高的“黄金进补”的日子,采取天灸散外敷来对人体进行调理。以到达提高机体免疫和防治慢性疾病的作用。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一样,是利用气温的至热和至冷阶段,人体功能易受干扰和调剂的时机,进行调治,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特点,遭到患者的热烈欢迎。

天灸适应症

慢性鼻咽炎、反复咳嗽、反复哮喘、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风湿关节痛、消化不良、厌食偏食消瘦、头痛、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产后风、手足怕冷、遗尿、宫寒、卵巢功能下落、性冷淡、阳痿和肿瘤的预防。中医肺虚、脾虚、肾虚、心气虚、肝血虚的调治。

天灸禁忌症

急性发作期、发热、咽喉发炎、1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患、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天灸疗法的由来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到达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朝李时珍于公元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

天灸疗法治哮喘的历史

文字记载是在清代早期张璐著《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避免哮喘复发,它是古代传统疗法。

三伏天是什么时候?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天灸”

中科白癜风医院公布的2016年三伏天灸贴药的标准时间是:

【初伏】:2016年7月17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

【中伏加强】:2016年8月6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

【末伏加强】:2016年8月26日。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1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湿润、闷热的日子。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1年中最热的3、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中医认为天人是合一的,在1年中最酷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药物由皮肤渗透穴位经络直达病处、到达扶正祛邪的效果极佳。因而三九灸历来是中医家用于强体健身、医治疑问杂病的好方法。

天灸的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酷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到达温阳利气,遣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产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引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医治。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天灸注意事项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皮肤出现红晕,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贴药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太长。如局部炽热难受,可提早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如贴药时间太长引发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品,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品,中科白癜风医院救治。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博罗华君堂中医门诊

:

支持中医事业,支持未病先防

↑↑↑长按图二维码辨认关注我们吧!

地址北京市三台山路南口临18号院
































">北京请问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呢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jj/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