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新闻丨东关村民变市民开启新生活
脸上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31/5663840.html点击「图们江新闻」可快速
近日,记者来到珲春市世代第一城小区,干净整洁、美观雅致的小区环境让人感觉格外温馨。在小区活动中心里,十几名居住在此的英安镇东关村村民正悠然地码着“长城”。 “到晚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生活,我们很知足。”金光珍老人说:“我们村的村民以前住的房子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砖瓦房,年久失修,一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家里还在下。”金光珍回忆说,除了房子漏雨,以前村里的路都很窄,车子都很难开进去。 东关村位于珲春市东郊,属于城乡结合部,主导产业为水稻、玉米种植等。近年来,随着珲春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东关村从农村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95%的村民从农民变成了市民,大多数村民住上了回迁的楼房,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为保证村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该村村委会将村民手中的闲散土地全部回收,集中发包给4户种粮大户统一耕种,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4万元。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3人,为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该村包保单位珲春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出资2万元,帮助村里发展木耳代种植项目,并积极为该村谋划争取了英安镇城投旅游项目。仅这两个项目,年,该村贫困户人均收益元,实现了稳定增收。目前,该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涌泉:幸福汩汩如涌泉 本报记者贾欣欣 珲春市哈达门乡涌泉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该村还成为全市“最美村庄”之一。 “我们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距哈达门乡6公里,产业发展不充分,村民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贫困,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村民心头,横亘在奔小康的路上。”说起过去,该村基层党建指导员于紫彬感慨良多。 “要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改变产业落后的现状。”于紫彬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涌泉村努力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在村民增收上做文章,通过建立黄牛养殖项目,大力发展甜玉米种植项目,不断增加村民和贫困户的收入,群众内生动力十足,脱贫致富信心倍增,全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内生型增长的致富之路,村里摘掉了“穷帽子”,贫困户全部脱贫。 产业兴起来,村庄美起来。在巩固和壮大产业项目的同时,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安装了宣传栏、健身器材,建设了智慧乡村网络平台,为每户村民家安装监控摄像头,并在村道两旁栽种各色花卉和树木,沿途放置垃圾桶,让曾经的贫困村变成掩映在群山之中的“桃花源”,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w/13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珲春市人社局牢记服务宗旨积极扶持重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