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记珲春市ld
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pf/mipso_5777843.html 幼年时,他听着英雄的故事成长;青年时,他寻着英雄的足迹,融入火热军营;复员后,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无数遍讲解珲春的红色故事……他就是珲春市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讲解员刘国信。 大荒沟距离市区较远,农业条件差,20世纪70年代的大荒沟是有名的贫困村。那时,村里人都想着往外谋出路,而刘国信却想着怎么往山沟里钻。年,刘国信当兵复员后,便把根深深地扎进这个美丽的小山村。37年的村书记生涯,让他见证了大荒沟村历史的变迁。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蜕变成珲春市夏季最火爆的消暑度假胜地,从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蜕变成“延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大荒沟的变化见证着刘国信的努力。 图片来源:珲春示范区网 “大荒沟党史纪念馆就是我的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它。”刘国信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来一个人,我也给他讲;来两个人,我也给他讲。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珲春的红色历史,我想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据不完全统计,自建馆以来,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开展了余次活动,参观人数达36万多人次,每一次都是年过六旬的刘国信接待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刘国信都用最饱满的热情接待他们,经常讲到口干舌燥,却顾不上喝一口水。赶上爱国教育日,往往一天要接待十几批的参观者,刘国信都会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吃饭。但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刘国信都能坚持做到,保证讲解效果,让每一个人都能受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冬酷暑,他的身影一直都在。 从年党史展览馆建成到现在,相距5公里多的十几个抗战遗址,刘国信每周清扫一次,每年用鲜红的油漆描一次碑文。道路坑洼,他用推车推土填上,大雨倾盆,他筑坝抗洪。夏季酷暑难耐,冬季大雪纷飞,他光摩托车就骑坏了3辆,风雨无阻,从未言悔。 为了更好地弘扬这段历史,刘国信不断学习,扩大知识储备,大荒沟的历史、珲春的历史、吉林省的历史,他都娓娓道来。大荒沟教育基地的参观者也由最开始的大荒沟村民、珲春市民,扩展到吉林省其他地区百姓,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都会慕名前来。在刘国信的努力下,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于年和年先后被中共延边州委、吉林省委命名为“延边州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已经成为珲春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载体。 刘国信的故事也受到了国内众多媒体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w/13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要通知吉林市珲春中街9月8日将被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