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滨江近海,三国交界,风光旖旎,令人神往。

年,珲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8%。这组闪亮的数字,是近年来珲春市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成果之一。

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市、吉林省“十大消夏避暑名城”、百佳深呼吸小城、第四届中国文旅产业巅峰大会“最美全域旅游取景地”……这一个个沉甸甸的国家和省级称号,是珲春向世界递出的名片、发出的请柬。

近年来,珲春市以打造东北亚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全方位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城市向文化旅游资源强市的转变。

  强化组织领导、聚焦重点发力

年2月,珲春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为吉林省15个创建单位之一。珲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全域旅游工作会议3次,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2次。为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制定并下发《珲春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台账》《珲春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珲春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点》,明确部门职责、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为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功能,珲春市注重公共服务的系统配套,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编制完成《珲春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将全市全域按照“一核三线”规划布局,积极构建中部以接待服务、文化展示、特色餐饮,南部以边境风光、跨境旅游,东部以生态旅游、农家旅游,北部以红色旅游、休闲旅游为主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并创新体制机制,成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使综合协调职能大幅提升。旅游公司混合制改制已顺利完成,成立珲春防川国际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公司管理及经营提质增效。

为完善服务设施,珲春市开工建设圈河至防川景区公路,打造一流边境风光旅游景观大道;开通市区至防川景区旅游专线,设立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公交站点;更新防川景区内旅游标识牌,建设完成大荒沟景区沿线旅游交通标志标识系统;防川边境风光一日游、大荒沟红色之旅一日游线路相继开通运营;对珲春国际客运站进行改造升级,高标准建设珲春市全域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完成21座旅游厕所及41户防川村乡村旅游厕所新建任务;成立全国首个外国人联络服务中心,为境外游客提供综合服务保障;珲春市区、景区、乡村旅游三级服务体系已逐渐形成;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珲春职业高中,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旅游服务配套日益完善。

  狠抓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是珲春市旅游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珲春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有效推进创建进程。

——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年,珲春市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并通过三国专家初审,与朝方共同成立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年朝鲜中央政府将豆满江胜战台至图们江入海口处的16.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项目优先发展区,珲春市陆续开通运营图们江水上游、中朝图们江跨江游,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已由单边推进进入中朝双边合作阶段。吉林省出入境管理局批准在圈河口岸设立临时旅游制证点,并在30分钟内办理完毕赴朝旅游通行证,使游客跨境旅游更加便利。同时,珲春市率先向国家文旅部申报了珲春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

——防川景区扩容升级成效显著。近年来,珲春市稳步推进防川景区扩容升级,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投资1.75亿元实施防川民俗村改造工程,建设41栋朝鲜族传统民宿,韩式风情街、文化体验馆、精品酒店以及配套设施。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景观绿化,8月份将投入运营;投资万元实施防川花海项目建设,按季节种植牡丹、玫瑰、格桑花等观赏性花卉,配套建设木栈道、野营地等服务接待设施。目前,已完成苗木种植和观光小火车安装,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投资万元启动金沙滩欢乐谷项目,建设沙雕艺术区、婚纱摄影区、儿童游乐区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目前,已完成沙雕创作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5月1日已开放运营;投资万元,建设张鼓峰事件陈列馆,目前,张鼓峰二战遗址公园进展顺利,张鼓峰事件陈列馆内部设计已着手编制规划方案,纪念广场已开展绿化,张鼓峰木栈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

——旅游资源开发亮点纷呈。投资6亿元建设的蝴蝶岛欢乐谷项目,主要建设奇幻水世界、套娃大剧场、观海阁5D影院、海底隧道、帝王蟹餐厅等。目前,主体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投资5亿元建设的民族国际花园酒店项目,目前,内部装修已进入收尾阶段;投资4.8亿元建设的集医疗和健康养医院医养结合项目,正进行主体二次结构施工,年内将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2.7亿元建设的群众文化馆及大剧院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投资10亿元打造的集绿色农业、康体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密江、哈达门、马川子三大旅游田园综合体,目前,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已达到预期进度。

——北线红色景区建设日益成熟。大荒沟抗日根据地不仅是珲春市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聚集区,也是全州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更是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近年来,珲春市累计投入近万元建设了党史展览馆、康养基地、魅力溪谷、紫杉王、漂流等生态景区,并完成了23栋家庭旅馆的新建工作。年11月大荒沟生态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突出区位优势优化行业市场

珲春市依托独特的区位、资源及政策等优势,把握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机遇,不断加大边境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先后开通中朝、中俄边境游,中俄朝环形跨国游,中朝、中俄自驾游,中朝骑行游,中朝徒步游,中俄韩陆海联运跨国游,中俄韩日环海邮轮游、中朝直通一日游、中朝图们江跨境游等10余条边境和跨境旅游线路,产品数量位居吉林省乃至全国边境旅游城市之首。其中,中朝图们江跨江游,是目前国内通关最快、路程最近、用时最短到境外体验异国风情、滨海娱乐的边境游产品。

不断创新营销载体,提升品牌形象。制作完成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编制《醉美珲春旅游宣传手册》《醉美珲春手绘地图》等宣传资料;开通醉美珲春旅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xw/1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