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赋

珲春形胜,塞北江南。神州首照,紫气斑斓。八连邑古,九曲荷田。云横雪岱,潮涌防川。海何澹澹,望断云帆。奇峰峻起,珠嵌璧联。沙涛林莽,虎啸龙蟠。鲑翔浅底,雁掠高天。金河碳野,物产饶繁。富硒稻柰,海陆生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光隽秀,怡豫天园。

文明弥久,肃慎兆先。高句丽驻,渤海国藩。栅城之豉,誉贯中原。海上丝路,埠阜千年。区位独异,卫国振边。胸怀寰宇,眼望大千。携侣俄朝,襟带日韩。志追深港,砥砺向前。

三疆荟萃,地灵人贤。华饰美服,交相传宣。异域歌舞,载翩载跹。琳琅美食,饮馔丰瞻。

南临碧水,虹桥飞悬。田畴锦织,玉带蜿蜒青山北揽,俯瞰城关。八方商旅,醉景流连。激昂才俊,飒爽红颜,夙夜兴寐,不懈登攀。长白瑰伟,东海清涟。锦绣珲春,前程无限!

珲春,一个可以一眼望三国的地方,是我国唯一一个中俄朝三国交界,五国相通的边境城市。

古代的珲春,曾是重要的航运枢纽,经贸发达,商贾云集。今天,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珲春市又一次扬帆起航,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强同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边陲小城的千年沿革

珲春地处吉林省东部,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珲春与俄罗斯陆路接壤,与朝鲜临江为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是对珲春的真实写照。由于珲春市处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也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东方第一哨——防川哨所、东方第一村——防川村、天下第一堤——洋馆坪大堤依次分布在珲春地区。因此,珲春也有“望海极地,天下第一”之说。

珲春市是国家首批四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现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一个国家级口岸,其中珲春公路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主要是对俄贸易往来,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主要是对朝贸易往来。珲春市口岸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外国人入境的“落地签证”。

珲春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通商口岸。自从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后,珲春就失去了临海的优势,但是凭借着图们江出海权和中、俄、朝三国陆路相连的区位优势,这里仍然是中国东北角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通商门户,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既有饱受列强掠夺奴役之苦的历史,也有人民当家做主、兴边富民的发展与繁荣。

珲春气候条件优越,由于地处中纬度、中温度、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因西部、北部有高山作天然屏障,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得益于“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的气候特点,珲春成了汉、朝、满等11个民族的22万人口的乐土,近年来也愈发受到游客欢迎,“冬住三亚、夏住珲春”的说法不胫而走。

在《金史》中,珲春的名字当时为“浑蠢”,为女真语(后来的满语)中“边地、边陲、边陬(角落)、近边”之意。珲春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至唐朝进入第一次兴盛期。据《三国志》和《新唐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7年(汉河平二年),今珲春市境内的温特赫部城就已是此地古代政权的重要城市。隋唐时期,珲春的防川是举世闻名的“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端,唐代的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由此传到日本,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当时,珲春已成为享誉东北亚的著名国际商埠,其辖地包括今天的海参崴等地区。明朝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密拉卫、乌尔珲山卫、童宽山卫(今珲春通肯山)等,都设在珲春一带。

珲春曾属于皇家封禁区。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设珲春协领,这是有资料可查的珲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现。次年始建协领衙门于浑蠢水(即珲春河)之北,并开始建城。年(清咸丰九年),珲春协领升为副都统衔协领。年至年间,大批朝鲜人由于饥荒、战乱,纷纷越过图们江垦荒谋生,形成了珲春朝鲜族的雏形。

年(清光绪七年),珲春增设副都统,统辖延边大部分地区,首任副都统依克唐阿在珲春筑城,同年设吉林边务督办、珲春招垦局。光绪十二年(年)7月,都察院左副御史吴大澂与俄方签署《中俄珲春东界约》,重新勘定珲春一带的中俄边界,明确了中国拥有图们江出海权。年(清宣统元年),设珲春厅,招民垦荒、驻靖边军、置防俄炮台、修通道路、整设驿站,使珲春进入了重新建设时期。(民国二年),珲春厅改为珲春县。

在抗战时期,珲春曾是重要的战场。珲春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年七八月间,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珲春防川的张鼓峰、沙草峰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史称“张鼓峰事件”。该战役因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而被毛泽东写入《苏联人民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是一致的》一文。苏联著名歌曲《喀秋莎》就诞生于张鼓峰事件。

改革开放以后,珲春区位和战略意义更为国家所重视。年,珲春撤县改市。年,国务院批准珲春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城市,年3月9日,又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沿边城市。

历经千年积淀,如今的珲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口袋底”变身“桥头堡”

前不久,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吉林大学举行,主讲人是珲春市委书记高玉龙。一个县市级领导在高校做学术报告,这在吉林省还是首次,自然引起格外的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fz/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