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们江新闻」可快速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农贸市场规范有序,乡村道路宽敞平整,房前屋后整洁靓丽……近年来,珲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坚持把城乡垃圾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通过持续努力,全市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为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珲春夯实了基础。

向环境脏乱差“宣战”

  人勤春来早。今年,珲春市以环境整治“百日会战”为契机,组织环卫工人深入游园广场、无物业小区、城市周边巷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解决环境卫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通过连续开展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清理行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全覆盖、无盲点、不留死角”。共清理越冬垃圾吨,完成全市越冬垃圾清理工作。

  连日来,珲春市按照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要求,加大保洁力度,开展路面、广场集中大清洗行动。针对公交站牌、候车亭加大了清洁维护力度,做到候车亭内部干净、整洁,立柱洁净,无“泥腿子”现象;候车亭顶部无积尘、落叶;候车亭设施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森林山大路、珲春街、河南街等路段的公交候车亭已清洗完毕。

“分”出绿色新生活

  近年来,珲春市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城市垃圾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的方案,完成了至年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编制,建立起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和保障体系。

  按照“布局合理、卫生适用、便于投放、易于收运”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投放点位普查工作,按照统筹布局、试点先行的原则,把河南街道作为示范区,初步选定了11个示范片区。投资万元建设分类垃圾转运站4座、投资余万元采购了8台移动压缩箱、4套喷淋除臭系统、辆各类垃圾车辆、余个分类垃圾箱等分类配套设施设备。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大变革,涉及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珲春市已初步建立起“立体式”宣传平台,按照“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培训”两手抓的方法,借助公益短信及   日前,记者在珲春市河南街看到,一台外观时尚靓丽的新型垃圾分类收运车正在装运垃圾。新型垃圾收运车有着灰色的车身和绿色的车尾,环卫工人将垃圾桶放置在指定位置后,只需1分钟,即可完成2个升垃圾桶的“桶车对接”,有效提升了环卫作业效率。相较传统推车,新型垃圾分类收运车采用全密闭车厢,避免垃圾运输过程的抛洒滴漏,提升垃圾转运机械化作业水平。

  垃圾分类后,回收处理是关键。为此,珲春市全力打造生活垃圾处理“最终端”,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封闭运输、集中处置体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定线上门收运模式,做到日产、日清、日处理,实现闭环运行。

“扮靓”美丽新农村

  清晨5点,珲春市春化镇保洁队队长王茂喜已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我的保洁区域在西土门子村,每天要清理4条巷道的垃圾。”王茂喜表示,目前,春化镇及辖区各村屯共有27名保洁员,基本实现“人工保洁+机械保洁”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实现了常态化。今年,还在全镇新增设了60个绿色垃圾收储箱和一批白钢钩臂箱,垃圾基本实现了封闭储存。“跟以前相比,现在村道干净整洁多了,每天都能见到保洁员在打扫卫生,以前露天的垃圾池也不见了,家家门前都配备了垃圾桶,村里村外都干干净净。”西土门子村村民杨剑民高兴地说,“环境干净整洁了,大家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保护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之举。为彻底改变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去年以来,珲春市对所辖9个乡镇和近海街道的环境卫生管理进行改革,全面推行乡村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营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形式,完成乡村保洁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乡村保洁员名、机械设备80余台、各类垃圾箱余个,已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明确职责,由各乡镇负责监管验收,第三方将各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转运站并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共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15万吨,逐步实现村容整洁、村貌良好、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fz/1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