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三国边塞高铁安全,为国徽路徽添彩增光”,既然来到边疆就要守土尽责,干出个样儿来。

——珲春客专线路工区

珲春客专线路工区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陲小城珲春,是人们习惯称之为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高铁的尽头工区,在这里工作的职工都是青一色的“90后”,他们平均年龄26岁,最小24岁,最大28岁,为了高铁的安全畅通,他们与边关相守、与星光作伴,无悔付出、执着奉献,呵护着“吉图珲”最美高铁安全走过了近个日夜,连续两年被段评为“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高铁介入,洒下青春汗水

年5月,吉图珲高铁前期介入工作启动,这14名青工由于表现突出,陆续被分配到这里参加介入工作。面对高铁技术含量高,自身实战经验匮乏,为了尽快适应高铁工作,青工们认真学习高铁介入方面的知识,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那时工期很紧,要求严格,他们几乎忘记了四季变化,心思全都用在精调介入工作中,每天从清晨到太阳落山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浸透了工作服,灼热的阳光和线路滚滚热浪炙烤着那一张张青春稚嫩的脸庞,就这样一干就是七个月,但他们没有一个有怨言,没有一个退缩,都为了最初的青春梦想,为了入路时许下的铮铮誓言,相互鼓励、彼此帮助,不抛弃、不放弃、不服输、不掉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诺言,确保了介入工作的圆满完成,也赢得了边塞高铁“90后哨兵班”的美誉。

执着坚实,践行青春誓言

年1月中旬,吉图珲高铁遭受了连续的暴雪袭击,公路客运停运,铁路成了人们出行的唯一选择。此时正值春运,大量客流涌向高铁车站,为了确保高铁在暴雪面前不封堵,保证正常运输,这里的青工们立即投入到与暴风雪的战斗中。狂风卷着大雪疯狂地向道岔和线路倾泻,积雪最深处已与站台持平,刚刚清扫完的道岔,不出30分钟就又被积雪覆盖。青工们坚持奋战了三天三夜,不间断地为设备除雪,饿了就啃口冷面包,渴了就喝口带冰碴的冷水,除雪机扬起的雪沫夹着冰屑将大家变成了移动的“雪人”。衣服和裤子被雪水浸湿冻在一起,鞋子灌满积雪,双脚像踩在雪地里一样冰冷,但他们不顾寒冷仍然奋力除雪,从而成功战胜了暴风雪,实现了列车正点运行,确保了旅客出行需求。

扎根边疆,定格青春岁月

这个工区的14名青工的家都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北部等外地,回一次家最远的要三天三夜才能到达,还要高铁、普速、大客车、出租车来回倒换,离家最近的也得20多个小时才能抵达,经常几个月回不了一趟家,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自年9月20日工区伴着吉图珲高铁开通以来,为了线路设备的安全畅通,他们把工区精神当作一句青春誓言、一个庄严承诺,深深的扎根心底,融入血脉,担起了守护一方铁路安全的使命和重任。在全体青工的共同努力下,工区负责维护的32.公里正线、12组道岔和2.公里站线,始终处于优良状态。轨道综合评定指数TQI值,从原来的5.2下降到了现在的3.8的好成绩,与全段设备一道,取得了全集团公司有砟高铁轨道综合评定指数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们将一生之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定格在了祖国边陲的尽头铁路。

一句誓言,一生坚守,一个承诺,一世践行。为了入路时怀揣的青春梦想,为了参加高铁工作时许下的铮铮誓言,为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为了千万旅客的平安出行,这14名青工愿把所有的热血与阳刚都化为一缕柔情相伴最美高铁,像一群哨兵一样牢牢在守卫在祖国边疆的铁路尽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属于“90后”的诚信与担当,用火热的青春在祖国的高铁尽头写书无悔的动人诗篇。

1

END

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fz/1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