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客从丹东又转战吉林珲春有人一次性买2
↑点击上方"樯马网"
陈艳所在的楼盘地处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5月16日,85平方米的两居室,报价是元/平方米。陈艳介绍,楼盘价格5月14日还是元/平方米。“老板没把价格说死,估计还得上调。”
短期客流增长和短线价格上调,在近期珲春楼市并非个例。5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位于中朝边境北线的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多个在售楼盘调研时发现,4月底至今,来自长春、北京、天津、浙江甚至韩国、新加坡等地的看房人群,助推这座边境小城的楼市不断升温。据悉,当地住建部门已经加强了热点县市的住房市场监测,对市场动向保持密切
转战珲春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一个楼盘打车去另一个楼盘,出租车司机都会打趣:“外地来买房的吧!你们外地人一来,珲春房价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珲春市城区并不大,市中心离朝鲜庆源郡也就10公里左右。从最北边的环亚山城到最南部的珲春河北岸,也就短短15分钟车程;从珲春河北岸往南,开车5分钟即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城区和合作区新近开盘或在建的近十个楼盘,基本都集中在珲春河的南北两岸。
在长春从事汽车贸易的曾先生想买的某楼盘第三期就坐落在珲春河森林山大桥的北岸。该楼盘前两期在当地口碑较好,即将开盘的第三期成为许多看房者来珲春的首选目标。
5月16日上午9点多,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刚营业不久的售楼处。曾先生和十几位看房者散落在百余平米的售楼处里,有的听介绍,有的办定金手续,有的则等朋友从外地打来电话,做交易决策。
“我是昨天(15日)夜里到的,今天打算沿着河扫一圈。”曾先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4月开始,他有不少朋友来珲春看房。
接待曾先生的售楼处工作人员朴英(化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曾先生,她急着给一位韩国客户办理定金缴款手续。“他(韩国客户)人在新加坡,帮他办手续的是珲春本地的朋友。”朴英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4月以来,外地看房人群明显增多。“省内的有长春、吉林过来的;省外来的,从北京、天津来的都有,浙江人也比较多。有些客户是前两周在丹东买了房,又在这边继续买的。”
这些外地看房者表现出了较强的购买力。“我们盘这两周出了两组团购,一次是一个人扫(买)了20套,另一次是七八个人组团扫了一个单元。”不过,朴英并未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展示这些团购的真实记录。
离该楼盘不远的另一在建楼盘,有售楼处工作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出示了来自宁波、威海等地购房者的买房相关记录。记录显示,来自宁波的一购房者在5月14日交下了5套房源的定金。
某现房楼盘销售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笑言:“有宁波的一家7口人在珲春住了3天,昨天(15日)选了我们在10层的房子,我带着他们来来回回爬了七趟。”
官方数据也印证了近日购房人群的大量增长。珲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近日向当地媒体表示,4月份,该中心办件量达件,同比增长78.7%,平均每天超过件。其中,房屋买卖交易为件,同比增长.5%。“五一”过后的3天工作日,该中心办件量更是突破历史新高,办理了件,其中房屋买卖交易件。
中国证券报记者5月16日下午14时来到该中心时,该中心人满为患。记者领到手中的房产受理序号为号,而当时,前面还有号在等候。
上述负责人还透露,在所有购房者中,外省购房者占31.53%,以北京、浙江、辽宁、山东、黑龙江等地购房者为主;外国人购房占5%,主要以俄罗斯、韩国、日本购房者居多。
楼盘暗战
“珲春的涨幅没有丹东那么夸张。”无论是卖房者还是买房者均如此表示。
当地媒体5月9日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珲春市房价涨幅达35%-40%。其中,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元,二手房均价每平方米元左右,涨幅达两成。
但在楼盘销售人员的口中,珲春房价涨没涨却似乎是个谜。陈艳笃定,近期珲春的新盘价格是经常变化的。“比如珲春河森林山大桥边上的某楼盘,经理开一次会,调一次价格,每次每平米涨50块钱,调了好几次了。最近来了那么多人,不可能不涨。”而在陈艳口中那个经常调价格的楼盘售楼员朴英则表示,自己卖的盘一直是每平米元上下。
在知情人士眼中,珲春河沿岸的楼盘,近期价格都在涨。“今年年初很多楼盘的同等户型还挂出每平米不到元的价格。”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网上查阅的相关楼盘年初挂牌记录显示,相较年初,现在的价格均有不小涨幅。
在上述人士看来,忽略房价涨幅有多种考量。“可能是为了显示楼盘品质,也可能是显示价格还未进入上涨通道,有投资空间。”
中国证券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探访珲春河沿岸数个楼盘发现,楼盘之间也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五证齐全、取得预售证的楼盘,一开门就人来人往;而五证尚未齐全的楼盘,售楼处则一片冷清。
在朴英所在的楼盘对面,就是两处未开始销售的楼盘。中国证券报记者询问楼盘的价格和户型,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尚未开始销售,处于蓄客状态。而在记者离开后不久,上述未开始销售楼盘的工作人员又发来楼盘的相关信息,热情地表示,开盘后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有外地来的看房者表示,由于不清楚珲春的情况,先去了未开始销售的楼盘,还以为当地不让交易。“看他们警觉的样子,以为我们是前来暗访房价的。”
在可销售的楼盘中,为了促进交易,不同楼盘也各出奇招。
在珲春河北岸某沿河公园的新盘,售楼人员表示,该楼盘6月初开盘,可以有一定折扣,并且每户送不低于元的电视。“如果不想要电视,我们就把电视折成现金给您。我们开盘当天还有摇奖活动,如果您从外地赶来,可以给您报销机票。”该售楼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出租车司机也成为中介获得客源的对象之一。有出租车司机表示:“最近还有卖楼的找到我们,说拉一个客人给一定比例的提成。” 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测 陈萍(化名)是在延边州当地经营多年木材生意的浙江人,5月16日下午,在当地号称最贵的、接近延边大学珲春校区的某高端楼盘,她正和朋友一起探讨这个楼盘门市房的前景。 给陈萍讲解的售楼处人员,一直把侧重点放在吉林和浙江两省的合作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助推边贸经济,成为珲春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吉林省与浙江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规定,延边州和宁波市建立地区间工作联系机制,支持相关县域交流。方案中关于“推动合作开发扎鲁比诺港”“重点推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与宁波保税区对接合作”“合作共建珲春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园区载体”等措施,都与珲春发展息息相关。 5月16日下午,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看到,不少企业甚至上市公司都在此设点。天眼查数据显示,如雅戈尔、紫金矿业等上市公司在当地均有注册公司实体。 在不少人士看来,高端教育资源的进入和相关文旅设施的建设,也成为当地楼市发展的助推因素。年1月,延边大学与珲春市政府筹建延边大学珲春校区。根据计划,珲春校区办学规模稳定后,将拥有全日制专、本、硕、博学生人左右,培养契合长吉图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需要的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正在建设的、位于珲春河江心岛的某大型主题乐园项目,也正成为众多珲春售楼人员口中的“东北亚迪斯尼”。 近期,当地楼市的升温也引起了当地监管部门的注意。3月底,延边州住建部门专门下发《延边州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整治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以交定金或购买房号等方式变相销售商品房、已销售商品房未按合同约定办理不动产证以及已销售商品房未按合同约定进行网签备案等行为。 除此之外,延边州也加强对所辖各县市的住房市场监测。记者在当地住建部门网站看到,每月各县市从销售面积、库存面积和去库存周期等填写详细市场数据,及时对外发布具体情况。 (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一边放水一边爆雷,房子还能不能买? 房子还能买不买,并不是看以后房子还升不升值,而是看你能不能扛到升值的那一刻,不要让自己身处险境,成为结构性去杠杆中的炮灰。 「冰火两重天」,用来形容今年的经济环境,并不为过。 5月15日,央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放水亿元; 5月16日,央妈再放亿元; 5月17日,央妈增加亿元。 短短3天时间,放水4亿元,要知道4月份的置换降准也只是实际放水亿元左右,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难道是收得太紧,爆雷太多,央妈也扛不住了? 1 突破天际的债务 金钱是什么?金钱是浇花的水。浇得适量繁花似锦;浇得过量连根腐烂。 经济增长靠什么刺激?出口、消费、投资三架马车,但是出口不是伸手就能控制的东西,所以只能管一管投资和消费。 投资和消费又靠什么刺激?经济不好的时候谁都缺钱,没人愿意投资也没人愿意消费,总之没钱,一切都是空话。 所以,只要经济一下滑,放水往往是祭出的第一招,没钱嘛印钱就好了。 结果,钱越来越多,带来的边际效应却越来越差,经济和货币的距离越拉越远。 消费的需求终究是有限的,而消费必然会传导至生产环节,当企业发现实体不赚钱的时候,都想去玩钱生钱的游戏。 借新还旧都是小儿科,高杠杆撬动高资本才是顶级玩法。 去年赵薇掏出万元,就想加50倍杠杆撬动30亿元,把上市公司玩于鼓掌之中。 还有野蛮人的万宝之争,蛇吞象的故事在资本横行的时代比比皆是。 但是,钱生钱总是要还钱的。 万元撬动30亿元的背后,是整整2亿万元的债务,是80%的负债率。 经济的实际体量就放在那里,只有一部分钱的背后是有经济支撑,超出的部分都是赚不了钱的“庞氏”玩法。 原本借还,赚不了钱也就还不起钱,只能借再还,结果更加还不起,只能继续借还。 这个游戏不可能永远玩下去,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去杠杆还是稳杠杆? 债务的增长是几何型,自然也要有几何型增长的货币。 这种模式终究有完结的一天,因为永无止境地发钞就等于把货币信用当成赌注。 最终结果可能会和津巴布韦一样,灾难性通货膨胀,连本币都只能选择放弃。 其实,过去并不是没有想过去杠杆,只是太复杂了,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 从年至今,我们经历了无数次放-收-放-收-放的过程。 就像网上流传的段子:揭开债务盖子,发现太触目惊心了,于是又把盖子给盖回去了。 如今,去杠杆再次出现,经济已经进入新的一轮收紧过程。 谁也不知道本轮收紧可以持续多久,到底是要让货币回归正常,还是继续吹大货币,只能看监管的决心有多大。 因为利弊很难权衡,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样。 但是,最近爆雷的情况确实严重,跳楼的、违约的跪倒了一大片。 这个去杠杆到底还继不继续,其实早就已经有答案了。 为什么今年一边放水,一边爆雷呢?一句话,杠杆还是要去,但是不能硬着头皮去。 用央妈的话来说,下一阶段的去杠杆工作会变成“结构性去杠杆”。 什么是结构性去杠杆? 就像一个对自己身材不满的人,跑去塑身,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改造,对大腿不满意就塑大腿,对手臂不满意就塑手臂,对脸不满意就整容。 结构性去杠杆也是一样的道理,哪里杠杆高问题严重就去杠杆,哪里杠杠低可以再刺激,就适当放松一下。 一增一减,杠杆就可以稳定不变。 所以,今年才会出现一边放水一边爆雷的冰火两重天景象。 3 做生意是要本钱的 既然杠杆还是要去,接下来爆雷的会是哪里呢? 这就要从最近流行的新概念「砖本位」说起。 过去,我们印钱盯着美元发钞,赚回多少美元就发行多少人民币。 但随着国内经济滑坡,赚美元并非易事,但是没有美元央妈还怎么印钱? 于是,房地产接盘,通过印钱买砖的方式,继续打开水龙头放水。 印钱买砖,可以理解为银行贷款给居民买房,房子虽然是居民的,但是没还完贷款之前,其实都是银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外汇储备和M2货币脱钩,通过下图就可以看到,从年开始,外汇储备和M2分道扬镳。 为什么说是砖本位呢?因为房地产开发的链条最长,上到钢筋水泥下到家装园艺,建一套房万企受益,对经济刺激的效果最明显。 在楼市去库存的口号下,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大跃进时代开启了,房价一路上涨,地王一个接一个。 如果货币一旦要回归正常,哪个地方的钱是空气,想想就明白了。 站在爆雷的角度看,第一轮爆雷的是国企,比如说东北特钢、大连机床。 原因是国企产能过剩下,原材料卖不起价格,赚不了钱还不起债,所以爆雷了。 第二轮爆雷的是民企,也就是最近这一轮,比如说金盾股份(411,)、盾安集团。 原因是去产能导致原材料价格飞涨,中下游民企利润被挤兑,赚不了钱还不起债,所以爆雷了。 剩下最后一个债务高企的地方:居民债务。 可以想象一下,现在居民手上拿着的都是负债房子,遇到了民企炸雷、物价上涨、楼市冻结,接下来会不会爆雷? 谁都不敢肯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总有人需要出来拿命还钱,前两轮爆雷便是如此。 房子还能买不买,并不是看以后房子还升不升值,而是看你能不能扛到升值的那一刻,不要让自己身处险境,成为结构性去杠杆中的炮灰。 负债轻易变资产的日子过去了,过高的负债只会成为下一轮爆雷的对象。 想想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最近提到的4句话:做生意要有本钱,借钱要还,投资要承担风险,做坏事要付出代价。 本文首发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fz/12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娱乐报道乡村爱情ldquo刘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