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朝鲜族民居调研日记
日前本所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珲春市进行东三省农村养老和朝鲜族民居的实地调研。为期三天,躲过了病毒爆发,却赶上了大雪。如今停学不停研,将整理好的调研资料汇总,整理出本篇调研实录。也希望疫情早些结束,复工复学,我们也继续上路。 1 调研内容 1.了解相关村落人口结构、房屋使用、养老服务设施的分布情况;在“养老情况统计表”中,填入从行政单位了解的基础数据; 2.了解乡村行政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通过访谈的方法,了解老人生活现状以及房屋概况。 3.入户调研。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入户调研,通过测距仪等科学仪器,测量民居,并绘制平面图,标记日常用具的摆放以及老年人的行为路线等,为后期的调研做准备。以上,内容可能有所遗漏,在调研期间多注意观察,及时记录、拍照,调研之后及时做好手头资料的整理。 调研时间:1月7日—1月10日 调研区域: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 带队老师:周博教授 参加人员:博士生:王腾 参加人员:硕士生:刘静、王鑫宇、孟筱婷、刘亚男。 日程安排: 01月07日:大连出发——抵达珲春市 01月08日:珲春市——东兴村——防川村——太阳村 01月09日:珲春市——五一村 01月10日:珲春返程——大连站 01DAY1 珲春市板石镇东兴村 村落位置:珲春市南侧,紧邻珲春市。 入户调研一户:朝鲜族夫妻,女主人71岁,男主人74岁。 房屋建设年代:87年建设,未经改建。 家庭成员:五口人—老两口,儿子,儿媳,女儿 收入来源:出租田地,低保和国家补助,一年约两万元。 东兴村民居平面图 该民居属于改革开放后建成的朝鲜族民居,较最传统的朝鲜族民居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但是也保留了大部分的传统特征,诸如各个房间都有单独出入的门,北侧的走廊等特点。 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 村落位置:珲春市辖区最东端,中朝俄边境。 常住居民人数:在册55户,余人,实住17户30余人。 民族构成:均为朝鲜族 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 经济来源:过去为养牛,务农,图们江捕鱼;现在旅游开发,民宿出租。 如今居民大多在外打工,旅游公司帮助建设民俗村,通过回租的方式回租22户空闲民居,改造为民宿进行营利。每户年均收入8-10万元。 入户调研一户:朝鲜族夫妻,男主人51岁。 房屋建设年代:19年底建成 家庭成员:三口人—老两口,儿子。 防川村民居平面图 该民居属于最新建设的朝鲜族民居,建设时考虑到民俗旅游的需要,外观上很大程度上复原了传统的朝鲜族民居特点,但是从功能和平面上来看,已经出现了许多汉族房屋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的特征。 珲春市近海街道太阳村 村落位置:珲春市近海街道境内。 常住居民:余户 民族构成:朝鲜族占70%左右,汉族大多为黑龙江迁入 经济来源:朝鲜族外出打工,汉族人承包土地务农 入户调研一户:汉族夫妻,男主人61岁。 房屋建设年代:八十年代左右建成,为朝鲜族民宅,九十年代现屋主买入进行改造至今。 家庭成员:六口人—老两口,两个儿子,两个孙子。 经济来源:承包土地务农,年收入20-30万元 太阳村民居平面图 该民居属于汉族改造的朝鲜族民居,建设初期为朝鲜族民居,被现汉族屋主购买后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需要进行改造,显现出明显的汉族民居特点,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朝鲜族民族特点。该民居可以代表当地大部分汉族居民改造的朝鲜族民居。 02DAY2 珲春市马川子乡五一村 村落位置:珲春市马川子乡西侧 常住居民:余户,约0人 民族构成:朝鲜族占50%左右 入户调研一户:朝鲜族夫妻,男主人57岁。 房屋建设年代:年建成 家庭成员:夫妻二人 经济来源:担任村干部,经营浴池 该民居属于新建设的朝鲜族民居,主人是纯正的朝鲜族人,汉语甚至不是很流利。建成大约6年,屋内没有炕也没有床,采用地暖供热。传统形式的灶台也消失了,由现代的燃气灶取代。卧室没有床,而是直接在地面上铺设垫子。但是也保留了诸如北侧储物间和开敞的主屋等朝鲜族传统民居特点。 03DAY3 返程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吉林省珲春市的农村养老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地老人在日常娱乐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与之前所调研的区域有明显差别。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各个时期建设的民居资料,其中包括朝鲜族民居和汉族民居。我们发现当地的民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汉族民居也区别于辽宁省地方民居。遗憾的是因为天气原因,有几所重要的朝鲜族早期住宅未能完成调研。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也能尽快完成后续工作。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度过这个漫长又充实的假期。 责任编辑:王鑫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nchunzx.com/hcfz/12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正在公示珲春市敬信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